一聲怒喝,勳貴們急忙垂頭,“臣等不是這個意思。”
趙宣冷笑,“不是這個意思,那你們是什麼意思?說!王家如何處置?”
話落,勳貴們用眼神交流,很快再度統一口徑。
“陛下,我們給王家求情,並不是倚老賣老,居功自傲,隻是因為是非功過自在人心。
王彼之參與刺殺,死不可信,可王家乃開國大功臣,若被誅九族,定會令天下門閥寒心,說陛下連開國功臣都說殺就殺,不顧往日情誼,將來誰還願為陛下忠肝義膽出生入死?”
這話一說,文武大臣一片倒抽涼氣,勳貴永遠是你勳貴,勳貴說的話是毫不留情的。
這些勳貴們待在一塊,簡直有恃無恐。
“陛下,我等並非為王家求情,而是為大嚴江山社稷著想,望陛下明鑒。”
“人心不穩,如何穩天下?關於王家的處置,望陛下三思。”
楊國公眉頭緊皺,他們的話,看似講的誇大無比,但卻是事實。
如今大嚴周邊並不太平,海境又橫生枝節,這節骨眼,大嚴內部不得再出幺蛾子。
沉默片刻,他對著趙宣拱手:“陛下,他們的話有道理,還請您以大局為重。王家誅九族之刑罰,望陛下念在王家過往功績的份上,網開一麵,天下世家一定會對陛下的寬闊胸膛心生敬意。”
太師田徑等人互相對視,滿臉無奈。
勳貴們膽大妄為,但這群老家夥是殺不得的,可不殺他們又得寸進尺。
大半的文武大臣看到這幕,麵上誠惶誠恐,實際心裏很是興奮。
沒別的原因,隻因趙宣這一年來展現的雷霆手腕太強勢了,整頓朝堂力度讓大家有點不敢苟同。
文武大臣上上下下自身利益,多少都被壓縮。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自古以來,朝堂上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官,永遠是少數,當官的隻有壞和更壞,僅此而已。
他們更多的永遠關注自身利益,以及一畝三分地。百姓苦不苦,天下亂不亂,跟他們有什麼關係?他們隻著眼前利。
而趙宣,不止一次觸碰他們的利益,此次雖然無法直接表態,但心中都希望勳貴們能壓天子一頭,贏得這場博弈。
這麼一來,就能戳一戳趙宣的銳氣,讓他別以為這天下是他一個人的,想改革就大刀闊斧的改革。
眾人心思各異,勳貴們繼續大聲道:“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還望陛下以大局為重。三思!”
這一刻,所有勳貴凝結一處,逼迫趙宣。
麵對這般局麵,趙宣表麵看似很為難,但一雙銳利的龍眸深處,是盡在掌握中的平淡。
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勳貴能怎樣?最後還不是裝進朕的圈套?
眼神微動,趙宣微微一歎,為難道:“朕又怎會不知該以大局為重?但王家以下犯上,誅九族大罪,朕總不能說放就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