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馬鳴,車聲陣陣.一行車隊緩緩向北而來,前麵恰有一座關牆橫立。
“張小哥,過了這赤城關,我們可就要進入大草原了,哈!”領頭最大的馬車上下來一個略有些發福的中年人,一副主人的模樣,卻對著旁邊一騎白馬上的少年人微笑而語。
馬上的少年不敢怠慢,輕鬆躍下馬來,對於這位同行的商家應聲道,“不敢,這一路上多虧了張先生的照看了!”
“看你又是這般客氣,你我本都是同姓,又是有緣相逢於道左,一見如故,也就不要在乎那些個虛禮,我不過癡長幾歲,卻隻是一個行商之人,見得像你這般少年英俠之人,總是希望能夠在這路上多有幾分照應呢!”
這說話的張姓商人,卻是喚作張世平,本是中山販馬人,如今此行向北,當是為馬而去的。不過如今這時分,幽州的張純等人的叛亂剛剛平息,還有些潰敗的叛軍尚未完全剿滅,當然加上這些年來,零星未滅的黃巾亂賊,使得這些行商之人都很是重視他們的身價安危。
而之所以他對於這個同行的白馬少年,如此相交,也正是因為在路上之時,被一夥山賊攔阻,雖然他身邊也有不少的護衛保鏢,然畢竟比不得那些走投無路之人的狠辣,很是有些糾纏之際,就有了一場英俠出場的戲碼。
故而有了這一場搭救,知道了少年姓張,名放,又親眼見識了人家的身手,稍加打探,又有了同路的理由,張世平這才有了幾分相交的心思,既有了一路上的相互照看,且還是同姓的這麼一個借口,時間不久,張世平倒也是起了真心,要接納張放的。
其下的那些個家丁護衛,本來對於張放,見其年紀,稍有些不服,不過見其並沒有絲毫的囂張跋扈,對於張世平好生相待的心思,也是應對不錯法度,這才稍息嫉妒排外之心。
就像此刻,張世平下的馬車,張放自是連忙下馬。
張放對於自己略有些距離的態度,張世平當然知曉,況且,對於張放,張世平本身也不是沒有些防備,畢竟此行的他,身帶重金,而這些錢財中,並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身家。和他同夥的蘇雙,也是將他們兩個人翻身的希望交托到了他的手上,由不得他不慎重些。當然也正是如此,他還要在這個時候冒險走這一遭,畢竟富貴險中求!
如今到了關城在望,放下了這一路擔心的張世平,此時卻又有了些擔心,“若是到了關牆之外,憑借著他的身手,暴起發難,我卻如何是好啊!一路上他倒也安然,可是到了草原上,這可就……”
此時的張放,卻是牽著馬,跟在張世平的身邊,隨著車隊前行。
隨著幽州牧劉虞的安撫之策的施行,對於這些原本不通塞北,禁行異族之人的關隘處,便漸漸有了往來其間的行人,當然更多出現在這些地方的還是像張世平這樣的行商。
張世平一行步至關前,正有一隊商人恰好出關。
張放自是看在眼內,不由言道,“那夥人還真是人多勢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