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郊外,在一處偏僻村落,住著一對中年夫婦,以打柴為生。
夫婦二人恩愛異常,隻是一直沒有孩子。
這天,丈夫去深山打柴。
正砍樹時,忽然聽到山崖邊上傳來一陣嬰兒啼哭聲。
樵夫以為遇到“鬼怪”,立刻被嚇得麵色發白,渾身亂顫,手中鐵斧竟也握將不住。
誰知這哭聲卻持續不斷。
聽了一陣,這人漸漸恢複氣力,壯著膽子朝哭聲尋去。
爬上山崖,隻見在懸崖峭壁之中有一山洞,山洞前屹立著一棵千年古鬆。
樵夫心中大驚!本不想多事,轉身便要離去。
誰知那嬰兒哭聲極悲,甚是可憐!
樵夫本就心地善良,膝下又無子女,於是生出惻隱之心。
“要是真有娃兒擱這,我若就這跑了,那孩兒被猛獸叼走類咋辦?不中!我得過去看看。”
樵夫利用隨身攜帶繩索攀上那處山洞,隻見洞裏有一處石台,台上正躺著一個娃娃在那裏哇哇大哭。
樵夫走近一看,這娃兒竟是一名女嬰,被一個頭蓬裹著,粉雕玉琢,十分可愛。
於是心中大喜,急忙上前小心將嬰兒抱起。
那女嬰被抱在懷中便立刻停止了哭聲,望著樵夫露出甜甜一笑。
樵夫心中大喜,便用捆柴繩子將女嬰小心係在後背,按原路下山。
下到一處山腰,忽然被人叫住去路。
“小友且慢!”一位蒼顏鶴發的老者,在路邊叫住樵夫。
“不知老丈有啥吩咐?”樵夫問道。
那老者捋須而笑,說道:“你背上這女娃將來定有不凡,如不嫌棄,我給她起個名字如何?”
樵夫心想,這老丈看似不凡,既能遇到,也算是與嬰兒有緣,便爽快答應。
於是老丈給女嬰起名“貂蟬”,又留了一些細軟之物,便灑然離去。
樵夫驚奇不已,隨後將小貂蟬帶回家中悉心撫養,視若掌上明珠。
那貂蟬自小就聰明伶俐,甚是可人。
偶然機會,貂蟬隨養父去洛陽采購,竟被王允一眼相中,遂收為義女養在家中,並教其歌唱舞技、琴棋書畫等各種才藝。
養父大喜拜謝,夫妻二人也常來洛陽探望貂蟬。
洛陽大亂時,貂蟬養父母居住村落比較偏僻,所幸並未受到牽連。之後王允攜家眷隨董卓遷往長安,貂蟬與養父母亦常有書信往來。
卻說董卓在長安,聽聞孫堅已死,深出一口氣,拍掌笑道:“吾除了一心腹之患也!”
說完又急忙問道:“那孫堅有幾子,最長者年幾歲?”
主簿出身答道:“孫堅共有五子,長子孫策,年十七歲。”
董卓聽後大笑一聲:“黃口小兒,不足為懼!”
自此董卓行事更加的放蕩不羈、驕橫傲慢!
董卓自比薑子牙,讓獻帝呼其為“尚父”,出入同等天子儀仗。又封其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又封侄子董璜為侍中,統領禁軍。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
離長安二百五十裏處,董卓又勞役民夫二十五萬人,築城一座,起名郿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