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刺史將此事上奏朝廷。
小朝會上,獻帝欲以剿伐黃巾為名,使朱儁領大軍前去鎮壓。李傕、郭汜卻出言反對。
獻帝無奈,隻得作罷。
朱儁突然想到一人,便出身說道:“陛下,臣願保舉一人,可破群賊。”
獻帝眼中一亮:“愛卿有話但講。”
“要破山東群賊,非曹孟德不可。”朱儁答道。
李傕聽是曹操,心中暗暗點頭;不用自己動兵剿賊,使曹操領兵前去拚殺,簡直一舉兩得。
隨後用讚賞的目光視向朱儁,問道:“不知孟德今在何處?”
朱儁答:“見在東郡太守,廣有軍兵。若命此人討賊,賊可克日而破也!”
李傕、郭汜皆頷首讚同。
於是獻帝下詔,差使臣星夜送往東郡,命曹操與濟北相鮑信一同領軍破賊。
曹操領了聖旨,會合鮑信,一同興兵,向壽張殺來。
曹操與鮑信素來交好,二人相約先領騎兵突襲,殺亂賊兵後,步兵再來收割戰場。
不料黃巾叛賊得知大軍殺來,大小頭目亦相約在壽張齊聚。
曹操、鮑信親自率領騎兵殺來,卻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
鮑信拚命救出曹操,自己卻身中數箭身亡。
之後步兵人馬趕來,方將賊眾殺退。
曹操重振旗鼓,領軍追殺賊兵,直到濟北,降者數萬。又用賊兵為先驅,兵馬到處,無不順降,不過百餘日,招安降兵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山東盡平。
曹操挑選出其中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其餘人等盡令歸農。
事後曹操命人厚葬鮑信,親自灑淚而祭。
捷書報到長安,朝廷加封曹操為兗州牧、鎮東將軍。
曹操便在兗州繼續招賢納士。
有叔侄二人來投,乃潁川潁陰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緄之子;舊時侍在袁紹帳下,今棄紹投曹。
曹操大喜!執荀彧之手說道:“文若乃吾之‘子房’也!”遂以其為行軍司馬。
侄子荀攸,字公達,海內名仕,曾官拜黃門侍郎,後棄官歸鄉,今被其叔勸來同投曹操。曹操以其為軍師。
荀彧說道:“吾早就耳聞兗州有一賢士,今不知此人何在?”
曹操急忙問:“此人是誰?”
荀彧答:“乃東郡東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
“吾亦聞名久矣。”曹操隨即派人去鄉中四處尋問,訪得他在山中讀書。曹操以禮請之,程昱來見,曹操大喜。
程昱又對荀彧說:“某孤陋寡聞,不足當公之薦。公之鄉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當今賢士,何不羅而致之?”
荀彧猛然驚醒,以手扶額說道:“吾怎得將此人忘卻了!”於是急忙去稟報曹操,曹操又征聘郭嘉到兗州,共論天下大事。
郭嘉到後又舉薦光武帝嫡派子孫,淮南成德人,姓劉,名曄,字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