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人畜共患(1 / 1)

牛海綿狀腦病(瘋牛病)

以腦組織發生慢性海綿狀(空泡)變性精神錯亂功能退化死亡率高為特征

傳染給人引起人的新型克-雅氏症

致病因子是生物活性的蛋白質

通過食入患病動物肉骨粉感染

半歲以上潛伏期5~10年或更長

發病表現主要為神經錯亂對聲音觸碰敏感恐懼煩躁不安有攻擊性肌肉抽搐步態不穩死亡率100%

可采用腦脊液或用細胞化學方法檢查瘋牛病致病蛋白

對瘋牛病患牛的大小腦組織作病理組織切片和染色顯微鏡觀察發現海綿狀變性即可確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引起

傳染源為病禽(野鳥)和帶毒禽

通過 分泌物 排泄物 汙染飼料 水 蛋托 墊草 種蛋 雞胚 和精液等媒介

呼吸道消化道也可通過氣源性媒介傳播

晚秋和冬春寒冷季節多見

症狀 突然發病 體溫升高 呆立 閉目昏睡 產蛋下降或停止 頭麵部水腫 無毛處皮膚 雞冠 肉髯等出血 發紺 流淚 呼吸高度困難 不斷吞咽甩頭口流年液 叫聲沙啞 頭頸部上下點頭或顫抖 拉黃白 黃綠 綠色稀糞

病理變化皮下 漿膜下 黏膜 肌肉及各內髒器官廣泛性出血尤其是胃粘膜呈點狀或片狀出血腺胃與食道交界處 腺胃與肌胃交界處有出血帶或潰瘍 輸卵管有粘液或幹酪樣物 小腸(棗核樣壞死)

病毒分離鑒定 采用泄殖腔或口腔拭子

取尿囊腔液作血凝實驗然後再用瓊擴血凝抑製實驗分別作病毒型和亞型鑒定

病原學診斷由禽流感國家參考實驗室進行

免疫密度100% 合格率70%

狂犬病(恐水症)狂犬病毒

接觸性傳染病

精神興奮 狂暴 和意識障礙 全身麻痹死亡 腦脊髓炎死亡

野生動物吸血蝙蝠可以成為自然宿主

中樞神經組織 唾液腺 唾液中的含毒量最高 病毒可在感染組織的細胞質內形成嗜酸性包涵體(內基小體)

患病動物啊傳染源通過抓傷咬傷感染其他動物(直接接觸傳播)

主要表現精神症狀

在大腦海馬角小腦和延腦的神經細胞胞質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內部可見嗜堿性顆粒

腦組織觸片鏡檢 塞萊氏染色

內基小體呈櫻桃核色 嗜堿性顆粒及細胞核呈深藍色 細胞質呈藍紫色 間質粉紅色

組織學檢查腦組織切片觀察有無內基小體

乙腦日本腦炎

日本腦炎(乙腦)黃病毒科乙型腦炎病毒引起 蚊媒傳播 繁殖障礙性疾病

母豬流產 死胎木乃伊胎 公豬睾丸炎(一側睾丸腫大)豬是乙腦主要擴增宿主和傳染源 多在7-9月(蚊蟲活動季節)

症狀 體溫升高40~41度後肢關節腫大跛行或麻痹步態不穩

病理變化流產母豬子宮內膜充血水腫黏膜上有少量小點狀出血和黏稠分泌物

流產胎兒可見腦水腫腦膜和脊髓充血皮下水腫腹腔和胸腔積液肌肉褪色煮肉樣外觀

漿膜上有出血點淋巴結充血肝脾內有壞死灶胎兒大腦和小腦發育不全

病毒的分離鑒定是乙腦檢測最為經典的診斷方法

血清學主要有 補體結合 中和實驗 乳膠凝集試驗 血凝抑製實驗最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