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蘭達爾番外:不信道,遂成知己(3 / 3)

畢竟……

*

“拉克絲你找對了時機。如果你第一次大戰之後再找上門來的話,也許我們之前就已經是敵人了。那結果可就難說得很了——那個出生率的研究,本來可以走另一條路。我甚至已經在製定計劃。”

那已經是伊甸園計劃正式推出以後的事情了。

拉克絲已經結了婚,而且還懷了一對雙胞胎。由於她的S基因夠獨立,基拉·大和更不用說,得說基因研究院那些家夥比這對將要做父母的還要高興。那時候她推了大部分的工作在家裏休養,結果克萊茵宅也就成了很多人休息的好地方。偶爾他也會去坐坐,某次就談起了這件事。

“隻從那個研究方向來推論的話,我想那計劃隻怕不大妙。”

“也許。當時那個研究方向啟發了我,也許可以創造這樣的一個世界——在基因裏刻下烙印,對伴侶的認定,對工作的熱誠,對和平的愛護……也許還有很多,事實上,我們的基因技術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

“果然很可怕。”

“但那會是一個穩定而和平的世界,雖然前期工作也很麻煩,但隻要成功,肯定比伊甸園計劃好維護得多。而且,人們通常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一個人的性格和喜好,本來就大半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

“可如果我一出生就知道我會是什麼性格,會從事什麼職業,會和誰結婚,並且毫不懷疑的話……那就是最可怕的一點啊!人生所有的樂趣,不在於基因決定了什麼,而在於尋找喜歡的東西的過程嘛。無知就是幸福,這大概是通用的。”

“確實,那樣的幸福是有限的。可如果沒有這樣的缺陷,我又為什麼要同意伊甸園計劃呢?”

“說起這件事來,我一直有個問題挺想問吉爾你的。”

“什麼?”

“對吉爾你來說,到底是和平穩定的世界比較重要呢,還是PLANT、調整者本身比較重要?”

“為什麼會這麼問?”

“你看,沒有希歐多爾的研究,調整者在本質上不可能取得勝利。可就那時的情況來看,根本就是不勝利則死亡。那對吉爾你來說,構思那個計劃的時候,最希望得到的結果是結束戰爭,還是調整者勝利?”

“……基因調整技術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我相信這扇大門不可能關閉。”

“可是,基因調整技術也同樣還有不穩定的地方。假設沒有伊甸園計劃,你最初那個計劃能順利實施的話,會得到什麼結果其實也說不準吧?隻是那不管怎麼樣,都是全調整者的社會了。”

“唔,畢竟一早就放棄了,所以我也說不清……奇怪,為什麼你會對一個半途夭折的構想這麼感興趣?”

“因為伊甸園計劃也一樣有不穩定的地方啊。或者說,基因調整技術本身。我們的曆史還太短了……吉爾,你知道麼?按照地球以前的那些科幻小說,選擇了現在這種道路的我們至少可以和裏麵三分之二的反派角色對號入座。”

“科學瘋子的瘋狂實驗,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嗯,比如說調整的基因並不穩定,幾代之後基因鏈崩潰什麼的……”

“那本書我看過,57年出版的?那時候還是暢銷書來著,但在PLANT可不容易找到……看來說孕婦多愁善感是事實——都已經和科學瘋子對號入座了,狂妄一點才是本色吧?”

拉克絲愣了一下,然後少見的、幾乎失去了淑女樣的哈哈大笑。

作為一個基因學家,他當然也知道基因調整技術最不穩定的地方——時間的考驗還不夠。他也知道,拉克絲雖然不是基因學家,但其實受“自然”的說法影響挺深,對伊甸園計劃同樣也有所不安。

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也許因為曾經是師生?他們同樣選擇了冒險。冒險為這個世界決定未來。不會後悔也不會回頭。不管將麵對怎樣的風景,不管是怎樣的離經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