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嘉麗——為擔不起該擔的責任而悲哀(2 / 2)

她可曾看見,阿斯蘭留在奧布,隻能做名不正言不順的地下情人,而她作為首相,卻很難不與人結婚?

本該翱翔於天空的鷹,難道隻能折翅,匍匐在她的身邊?

就和她不敢去看奧布的現狀,不敢去看世界的現狀一樣,她看不見或者也不敢去看阿斯蘭的處境。於是忽略成了自然……

尤尼烏斯7墜落,阿斯蘭的悲痛壓抑她直接忽略。

就發生在她身邊的,塞蘭對阿斯蘭的輕蔑排擠她還是忽略。

當她終究因為逃避而隻能在現實麵前退縮,連“和大西洋聯邦結盟就代表終究要為他們出兵”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都忽略過去,為自己的退縮冠上“為國家犧牲”的光明大帽子之後,“奧布首相”的失敗就已經是無可挽回的了。

*

不過,她到底是SEEDD的女主角之一,而奧布,更是RB的化身,原著傾力打造的“理想之國”。

所以,基拉將她劫走了,她又在後期最終回到了奧布。

可是……不負責任的從國家出走的首相,答應了簽約又反口不認的首相,至少也是因為無能而被傀儡化的首相……差點兒國破家亡的奧布,民眾還能認同這個奧布首相,能覺得她不用擔上責任嗎?

奧布到底不是君主製國家,人民也並不愚昧。國家的存亡大事,難道能說一句“對不起我錯了請讓我彌補”就讓一個犯過大錯的首相繼續掌握國家?

不是封建社會了好不好!

也許武力上一時間難以反抗,但很難相信奧布人民和奧布軍隊還能對這位奧布首相有多麼認可。

於是最終,爛攤子是必須要收拾的。

主角們是必須要站在奧布這邊的。

迪蘭達爾也為此NC化了——從米婭搶頻道開始——忘了加百列逃到了奧布又是從奧布逃走的,還在戰事未定時提出了命運計劃。視奧布為眼中釘又舍不得用鎮魂曲去轟一下。

而奧布的士兵與民眾們都NPC化了,一瞬間落到了連封建社會民眾都不如的“不知”的程度……

說什麼卡嘉麗後期戲份太少是得罪了編劇,其實恰好相反,這才是編劇的愛護才對吧?

什麼叫說得多錯得多?想要彌補已經竭盡全力,演得多了,隻會讓BUG更鮮明。

*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卡嘉麗的失敗,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時代的悲劇。她在奧布首相的位置上所出的一係列昏招,雖然不管怎麼失敗都不奇怪,但稱不上咎由自取。

她是阿斯哈的公主,肩負了父親用生命送出的希望,也肩負了阿斯哈剩餘力量的希望。

奧布不是君主製,但多年來確實是習慣了姓氏為阿斯哈的首相。

所以她接受不了現實的黑暗與犧牲,卻也無法放棄奧布首相的位置。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將帶來的罪惡感都是她無法承受的。

這也是所有熱血光明的角色的共性——有犧牲自己的勇氣,但沒有承擔犧牲的勇氣。

可一國領袖的位置,卻注定要承擔犧牲。

對於SEEDD的卡嘉麗,最終可以用這句話來總結——

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所以隻好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