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蒙山腳下的淩霄(1 / 1)

蒙山腳下的鵠山遍地生長著一種昂揚鬥誌,似乎永不言敗的花朵一淩霄。淩霄在農曆的8月吐露得更盛,盛開的花朵把曉有名氣的鵠山裝扮得十分的妖嬈。

淩霄從小乖巧玲麗,父親有誌把她似掌上明珠:真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鵠山是微量元素最豐富的地方,這是群山環繞;巍峨的蒙山像一條巨大的青色長龍蜿蜒曲折地盤旋在離鵠山近3公裏之處;巍峨的蒙山似乎與天連接。這裏天空中每天總是飄著營養豐富,對人們的身體極有利的各種微量元素;潺潺溪流湧出著潔淨的微量元素齊全的礦泉水。

美好的生態,仙界般的風景,對身體十分有利的微量元素使得鵠山盛名遠播,使得淩霄出落得是百裏挑一,人見人愛。

讀小學的淩霄就顯示出她的智慧,在同齡孩子裏她的各門功課總是跑在同班孩子的前頭。她是老師最喜愛的學生:“淩霄!你過來領著她們讀拚音。”老師笑著說,“小朋友們!你們要向淩霄學習。你們同在一個班,同上一節課,同一個老師上課,為什麼她的拚音就學得那麼好?老師說多了你們也不懂,因為你們的年齡實在是小。盡管是這樣,如果你們實在是淘氣得不得了,老師也是會體罰你們的!你們聽清了嗎?”上課老師的話音剛完,就聽見,“老師!我們聽清了!”的似黃鸝般的鳴叫聲。

鵠山中心小學座落在鵠山坑裏同鵠山街的接合部;這裏麵向村級公路,背靠不遠處的蒙山;北向是名副其實的坑裏,南向是繁華的鬧市鵠山街。鵠山中心小學當時有學生一千多人,一至六年級各2個班,每個班近50名學生。

淩霄這時剛讀一年級,父親有誌很關注她的學習,對教她的老師十分的有禮貌,“老師好!”一見到老師,有誌總會這樣叫,好像天下的老師都是他的親人一樣。他總是這樣教育女兒淩霄,“要把老師當作自己的父母看待,人們不是常這樣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嗎?淩霄你從小就要遵敬老師,你在學校裏一定要聽老師的話。隻有好好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人們不是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嗎?”淩霄聽著父親的話,總是懂事地點了點頭,“爸!我在學校一定會好好讀書的。”父親有誌聽到淩霄這話總會高興地點點頭。

有老一家有五口人,他(有誌),妻子茶花,兒子淩雲,女兒淩霄,老母親薑湯,父親離世多年。兩個妹妹黃梅,黃掛(已嫁人)弟弟黃狗(另立門戶)。

分田單幹的春風也吹遍了鵠山大地,這個近萬人的鵠山鄉占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人們都想盡快地脫貧致富奔小康:有誌就是其中的代表第一。

鵠山供銷社徹底地被擠垮了,有誌也像供銷社其他的職工一樣承包了供銷社的一個店鋪:經營起小百貨,文具,書等。

淩霄這時已讀三年級了,父親有誌經營著小百貨、文具、書籍的生意,除了家裏的生活過得越來越紅火外,対女兒淩霄的讀書也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淩霄受到老師們的額外關照,學習由中下遊一躍成為上遊,擠進了學校同年級的第一方隊,“要想讀書好,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多讀,多寫,多練,多記。”老師總是這樣告訴淩霄,有誌也這樣告訴女兒。

女兒淩霄總是非常聽話地按照父親有誌使講的去讀書,一下課,或是星期天淩霄就老實地走進店裏順手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來讀,這時有誌就會說:“讀書,要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勝讀多本書。”有誌說,“托爾斯泰的巜戰爭與和平》,高爾基的《我的大學.在人間》,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曆險記》,法布爾的巜昆蟲記》,海明威的巜老人與海》,凡爾納的巜八十天環球旅行》,科洛迪的巜木偶奇遇記》,還有巜365夜故事》巜格林童話》巜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以及巜水滸》《紅樓夢》巜西遊記》《三國》等,當然,還有許多經典的書。”

九十年代還沒有普及手機,互聯網,社會的大環境是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的,人們沒有過多的精力,費多少神去關注外界的發展,更沒有被手機裏的亂象所誘惑;淩霄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度過了她的小學階段。

隨著淩霄的漸漸出世,淩霄長得越來越美,她的落落大方,愛朋結友的性格贏得了男女同學的青睞。

“有誌,對這個遲來的女兒似掌上明珠一樣地看重。”這是鵠山街上的人,在笑聲裏總喜歡說的一句話。

情況確實如此,盡管女兒怎樣的撒嬌,有誌望著女兒總是一個笑像。

淩霄確實討人喜愛,尤其是她不拘小節,善解人意,遇事不慌,敢作敢為的男子漢氣質,在她身後總會聽到許多的讚美之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