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困難時,人一般有兩種反應:一種是很在乎,一種是很不在乎。心理素質好的人不會把倒黴當作什麼事兒,可心理素質稍微差一些的人就不同了。他們認為上天不公,於是怨天尤人,甚至心懷怨恨。於是一個以前熱情的人也會變得冷漠,一個以前善良慈愛的人也會開始生恨。
於是,在陌生人問路時,他不會動嘴,而是不理不睬或者故意指錯方向;馬路上有人丟了東西,他看在眼裏,卻絕不會喊別人一下;散步時踩到一塊石子,不是踢到路邊去,而是踢到路中間;單位來了新同事,沒有給他一個微笑,而是冷眼欺生;有人遇到倒黴事,他更不會安慰幾句,而是站在一旁幸災樂禍;有人做了好事,他也不滿,全是一股嫉妒之心等等。
倒黴之後,是保持正常的心態,還是帶著惡意去生活,其實是一個態度的選擇,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選擇,每個人都繞不過去。選擇善意的人心情是明朗的、愉快的、坦蕩的、溫馨的;選擇惡意的人,心境常常是陰暗的、煩躁的、猥瑣的。這種善說不上大善,這種惡說不上大惡。但日積月累著善意或惡意,卻會使人發生質的分化。向善會使人升華為高尚,向惡會使人墮落為卑劣。向善的人會生活平靜,一步步走向成功;向惡的人會事事覺得不順,一步步走向失意。比如生活中,大家最討厭也最常見的“長舌婦”或者“長舌男”,幾乎每個單位都會有。仔細觀察一下,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些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生活中的失意者。一個家庭幸福、工作順利的人,一般不會做這種事。這類人不做正經事或者做不了正經事,就無事生非,連平日看人的眼神都不對,鬼鬼祟祟、伸頭探腦,打探人的隱私,散布一些流言,今天搗鼓張三,明天搗鼓李四,人見人怕,還自以為得意。但如果把精力放在這上頭,就說明他的日子已經不妙了。一個在生活中被人害怕的人,肯定是一個被孤立的人,在別人心裏也是最沒有分量的人,當然會被人輕視,被人輕視又會造成他更大的失落和不如意。如此惡性循環,終至變態扭曲、狂躁不安,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這種人既不會家庭幸福,也不可能享受到同事朋友間的友誼,事業也難有所成。
向善,多一點生活的善意,是一種生活的選擇,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我們日積月累的是陽光,生活自然會充滿燦爛。
人生如浩瀚神秘的大海,時而風平浪靜,一碧萬頃;時而狂飆怒號,濁浪裂岸。
人生如變幻莫測的天空,瞬息陽光揮灑,白雲悠揚,彩虹飛架;瞬息烏雲密布,電閃雷鳴,風狂雨暴。
人生如一支優美動聽的樂曲,一段高昂激蕩,震天動地,促人警醒;一段渾厚低沉,婉轉回腸,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