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剛,男,年齡31歲,解放軍野戰部隊某部警衛連長。這天上午,因為部隊首長要去故宮遊覽,所以朱剛帶上兩個兵就出勤了。首長是個少將,對曆史有著相當的興趣,正所謂物以類聚,將軍也是有一些研究曆史的朋友的,所以來故宮的時候順便也約上了他的朋友吳教授,吳教授是個曆史學家,據說對明史的研究是很有一翻獨到的見解的。當然這些朱剛也隻是聽說而已。
從營區出來,坐上將軍的座駕,帶上司機總共四個人,大家都著便裝,但為安全起見,朱剛還是挎了把手槍,上車後,將軍興致很高,就問朱剛:“小朱,以前去過紫禁城嗎?”“首長,我沒有去過,隻在影視劇裏看到過。”朱剛確實沒有去過故宮的,將軍搖了搖頭,說:“作為一個中國人,還是要來故宮看看的好,中國明清兩朝五百多年,所有的指令都在那裏發出,那裏的每一塊磚都是一段曆史的喲。”“那今天就要跟著首長大開眼界了嘍,到時請首長指教。”朱剛回應道。“嗯,等下我們先去接了吳教授,進了紫禁城,我們都聽他的介紹,我雖然去過幾次,但有曆史專家陪著還是第一次,機會難得的很。”將軍笑了笑說。
要說北京的路還真不好走,堵車是很家常便飯的,幾十公裏的路足足走了兩個小時,結果吳教授早已在神武門外等候多時了。一陣寒暄後,吳教授就問:“老夥計,要說這宮殿呢,一天是看不完的,看你怎麼看,想看哪些地方?”將軍說:“你還跟我賣關子,我今天反正隻一天時間,你帶我看哪裏我就看哪裏,我也不要全部看到,看一部分,主要是聽你說說掌故,剩下的以後再來看。”“那好,跟我走就是了。”吳教授帶著將軍和朱剛他們還有司機小趙進了神武門,過安檢自然免不了一翻計較。穿過神武門,吳教授就說:“今天我們就走中軸線,中軸線是紫禁城設計的靈魂,曆史上真正的國家大事,都離不開這個中軸線的哩,嗬嗬。”走過禦苑,就是坤寧宮了,“坤寧宮倒是無大事,皇後住的地方,皇帝大婚的洞房,其實皇帝很少有到這裏來過夜的,基本上是一個很無趣的地方,崇禎帝的周皇後就是在這裏麵上吊而死。到了清朝後,卻成了薩滿祭祀的地方”,吳教授一路指點一路介紹曆史掌故,將軍和朱剛他們都聽得精精有味。
時間也是過得很快,用過中餐後,吳教授帶著幾個人來到了三大殿,三大殿是古代皇帝行使皇權的主要場所,先說保和殿,保和殿建成於明永樂年間,初名謹身殿,嘉靖時遭火災,重修後改稱建極殿。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後、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皇太後上徽號,皇帝在此閱視奏書。玉碟告成,恭進中和殿呈禦覽,同時要舉行隆重的存放儀式。中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吳教授一路說個不停,其實也是很累的,將軍和朱剛他們幾個走了一天,也覺得有點累。
來到太和殿,幾個人就坐在太和殿台階上休息,“其實據我的分析,整個宮殿應該是有一個地下通道的。”吳教授說道,“哦,野史上是有這麼一說,還真的有嗎?”將軍對這個很感興趣。“嗯,其實所有的封建帝王,特別是開國皇帝,考慮問題都是很全麵的,都會考慮到後世的突發事件,對皇宮安全、政治權力架構都會有一個安排,漢未央宮就有地道建築,明朱元障也不例外,南京城牆之堅固、以及一些秘密設施現在都有發掘,永樂帝修北京城時,特別是當他是篡位上台的皇帝的時候,當然也不例外的,雖然現在不可能對故宮進行挖掘考證,但我相信整個地下,一定有一個地下的安全通道。”吳教授很有把握地說,朱剛聽說這個也很感興趣,插嘴問:“那您估計這個太和殿有不有地道口呢?”“一定有,”吳教授很肯定,“太和殿是宮殿的核心,特別是明代,許多儀式、活動都在這裏進行,連上朝都是在這裏,當然也有可能是變故發生的地方,所以如果整個宮殿設地下安全通道的話,太和殿是必設入口的。甚至有可能就是在金鑾寶座附近,隻是由於失傳而不知入口罷了,在帝王時代,誰又能夠在宮殿裏去翻牆倒櫃找地道口呢?到帝王時代結束了,也就沒有誰對這些感興趣了”。“據說末代皇帝溥儀曾經聽太監講過,光緒時變法失敗,有一個老太監受命尋找出口,曾經進入過一個地道,但由於受到驚嚇,出來後變癡了,被慈禧處死。此後再無人敢尋找地道口了。當然這件事也是很秘密的一個事,知者不多。”“既然有這個說法的話,那現在為什麼不去找找呢?說不定又可以發現一些曆史真相啊。”將軍問道。“唉,我是提過這個問題的,但是沒人理采,你要曉得,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誰還有時間來搞這些學術上的東西呢?再說如果地道沒找到,卻造成了破壞,怎麼辦?既然地道是個隱密的東西,顯然簡單的尋找是不可能發現的,另外如果研究故宮的地下部分的話,也不單隻是地道,肯定還有別的課題需要一並研究考證的,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值得慎重的問題。你看現在的一些城市建設,施工隊挖出古跡,都是現場搶救性發掘一下,建設照樣時行,哪有時間去讓你細細研究呢?”吳教授歎道。“不過,我相信隻要地道存在,就總有被發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