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的圍困之下,王詡所在州郡已岌岌可危。
“箭沒有了!”
“什麼!你們怎麼不省點!”王詡的話尚未出口又咽了回去。
(近來幾日,每當黃巾軍攻城,王詡就下令放箭,雖然給黃巾造成了巨大傷亡,但箭枝的消耗也是與日俱增。)
沒了箭,如何守城成了天大的難題。
郡兵在夏侯惇帶領下曆經數月激戰,鐵與血的洗禮,已然煆造成了老兵。不過,王詡不認為憑這些老兵能徹底擊退黃巾軍。因為黃巾軍雖有大幅減員,但數量依然可觀。他們真要拚起命來,郡兵依然很難敵得過。
王詡沉思良久,那幅皺眉的模樣,讓人覺得老氣橫秋。看到王詡倚在城牆,雙手托腮狀,城上眾人都沉默了,個個禁口不言,生怕打斷王詡的思路。
“唉,我不是諸葛亮,這裏也不是赤壁,要不然我就來個草船借箭。咦對了!草船借箭!”王詡邊想邊手舞足蹈起來。
月黑風高夜,萬裏無光,黑霧迷矇,正是殺人放火的好時辰。
“加強警戒,分成兩班輪替巡查。”
“是。”連日交戰,導致黃巾軍折損巨大;不得不集中優勢軍力,固守寨門,防範官兵出城逆襲。
“唉,老夥計,你說咱們黃巾軍以往勢如破竹,如今怎麼攻不下了”
“噓,小聲點,要是讓渠帥,咱倆吃不了兜了走。
“咦?老哥啊,你看城牆上有什麼東西在動?”
“別疑神疑鬼”
“啊!真的有東西在動啊!”
“不好,快報吿渠帥!”
很快,反應過來的褚飛燕下達了放箭的命令。也許有人會問,黃巾軍為何不用弓箭輔助攻城。從物理的角度上講,士兵站在城上往下射箭,屬於俯射,既輕鬆又便捷,威力又大;士兵站在城下往上射箭,屬於仰射,既考驗射箭者的臂力,眼力,同時還要判斷風向,既費力又費時。雖然褚飛燕做為黃巾渠帥未必明白這個道理,但由於連續下來的攻城戰被郡兵用門板擋下的箭枝攻擊,所以攻城戰中黃巾軍很少用弓箭了。
這天夜深,城牆上吊下來的事物,盡管看不清,但確是人形無疑。為了狙擊官軍的逆襲,同時也讓他們吃下弓箭的苦頭,這就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射城牆可比射城頭輕鬆多……)
“嗖,嗖,嗖……”黃巾眾人瘋狂地射箭,很快城頭方向傳來了慘叫連連。不久,城牆上又吊下了不少類似人形的物體。就這樣,不斷地移動,不斷地射箭。雙方不知疲倦,做著諸如比類的事,直到太陽的第一縷光照在城頭上。
此時,褚飛燕才如夢初醒。因城中的箭都用完了,王詡命人將禾杆束成上千個草人,並給他們穿上黑衣,晚上用繩子拴著放到城下,黃巾軍爭先恐後地用箭射向他們。
王詡又命人同時做鬼哭狼嚎狀,以慘叫增添真實度,更換草人繼續騙取箭杆,到天亮,王詡得箭數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