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謀主(1 / 2)

謀主

孟津會盟,諸侯雲集,經過一番明爭暗鬥,袁紹做上了盟主的位置。麵對意氣風發,誌得意滿的的袁紹,曹操神態淡然,但他袖中的拳頭已然握緊。

盡管曹孟德是第一主動公開擁立袁紹為盟主的,袁本初隻是口頭誇獎一下,並未給出實際職務。“幸好,王詡已然提醒過我了,即使袁紹幼時發小是我,但一旦掌握了權力就會變得陌生。”曹操暗想。

“來,大夥看好了,以後就照我的方法,好開始了。”王詡邊說邊動手,他將半斤米放入大鍋之內,再倒入半斤重的水。待水煮沸,然後放入若幹鹽、糖;停火熄滅一個時辰之後,濾去水分,然後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炊具,將飯取出,製成一個個橢圓形的飯團,再用幹淨布包起來。

“這麼做出的飯團有什麼用?”一個夥頭軍不解地問道。

“這樣的好處有三:一,行軍打仗時,敵情瞬息萬變,如果因為等飯吃而怠誤軍情,不是太可悲了嗎?”

“哦!”這位夥頭軍大為欽佩。

“二,昔日孫臏以減灶添兵之計炸勝龐涓,如今我們預先備好軍糧,不用燒灶於野外,敵軍就無法用數灶頭的方式刺探我軍軍情了。”

“是呀!”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將士如果急於做戰,狠吞虎咽,會被熱湯或熱飯傷到脾胃,這樣大大縮短可戰士的壽命;如果是飯團即可生吃,也可加熱一下吃,保存時間又長。”

“好!不愧是軍師!”躲在附近的樂進現身說道。

“咦!樂將軍怎會躲在這兒?”王詡好奇問道。

“還有為什麼稱我為軍師?我隻是夏侯惇的門客呀!”

“不隻是我呀,李典、夏侯淵,你倆還不出來!”

“就知道你樂文謙最不可靠!”夏侯淵和李典也現身說道。

“先生如此為我曹軍著想,難道不正是我軍軍師該為的嗎?都怪我們聽信傳言,把先生與別人口中的爛賭鬼聯係在一起。”李典拱手一禮。

“這不是誤會,我確是個爛賭鬼。”王詡不以為意。

“軍師莫要生氣,是我們誤會先生了。”三將拱手行禮。

王詡馬上糾正:“第一,我不是軍師;第二,我確實賭博過;第三,請各位不要把我的事傳到外麵去。”

“明白!”大家異口同聲道,心中卻腹誹:裝,繼續裝,現今主公對你可謂言聽計從,可你非要做“隱軍師”(指暗中給人出謀劃策,卻隱瞞自已存在的謀士。)

晌午時分,王詡看到軍中將士還不就餐大惑不解,就偷偷問一下夏侯惇。在夏侯的白眼中,王詡得到了答案,原來:在漢朝,普通人基本一天隻能吃兩頓飯;不過如果你是貴族,就可以一天吃三頓飯;如果是皇帝那就可以一天吃四頓飯。敢情漢代是以一個人一天吃飯的頓數來確立地位的。

王詡暗暗思索:難怪《三國演義》中趙子龍能騎馬在曹營殺個七進七出,那時曹營中普通士兵是餓著肚子與敵交戰,當然趙雲本人的勇猛也是一方麵的因素。

王詡正想著,李典來請夏侯惇和王詡去曹營的中軍帳赴宴,兩人欣然前去。

為了彰顯對將領的恩寵,曹操特意叫人殺牛宰羊,設鼎烝煮供眾將享用。(在漢代,肉可是妥妥的奢侈品,《秦漢史》考證,當時隻有貴族和老人才有吃肉的資格。)

酒過三巡,中軍賬內眾人皆略有微酣。

王詡帶著醉意向曹操進言希望能讓士卒由一日吃二餐改為一日三餐,並餐餐加肉食。

曹操不置可否。

李典見冷場,急忙打圓:“主公何嚐不想全軍都能飽食,但如此一來糧草消耗巨大,況肉食耗資更大,我軍中將領也隻有主公設宴時才能吃到。”

(漢朝的頂層貴族們把肉認為是腐朽身體的東西,有權利吃卻很少吃;而窮人們,則非常渴望吃肉,但是肉又比較貴,所以也流行下水——動物內髒。)。

王詡心中早有腹案,他靠在軍帳柱子上,解下隨身佩劍,彈劍而歌:“大風歌罷無猛士,危難之下無忠臣。”

曹操聽完一頭霧水。王詡拿起筷子,指著正煮著的肉食道:“《史記》記載漢高祖吃狗肉,樊噲賣狗肉,故西漢初時保留軍民可吃肉的習俗;所以到漢武帝時,猛將備出,打敗匈奴,封狼胥山,皆因軍民都飽肉食,體格強健可以與天天吃肉,在馬背上長大的匈奴一較長短。而今時移事移,競變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