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元年,公元249年一月五日,大將軍府,中領軍、安鄉侯,曹爽之弟曹羲感覺出最近幾日洛陽氣氛有些不對,他匆匆趕到大將軍府,對曹爽說,“兄長,最近幾日洛陽氛圍有些詭異,吾等還是小心為上。”
同在的還有大司農桓範,河南伊李勝,桓範亦勸道,“不錯,大將軍,您逼司馬老兒下位,以他為人必有反擊,可是自上月以來,司馬老兒一直在家,似乎打定注意退隱,可是這太反常了,即使他沒有行動不想有何作為,那些個士族也不會允許的。”
“桓大人說的是。”李勝讚同道。
桓範和曹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曹爽對桓範意見一向極為重視,桓範如今貴為大司農,對於李勝這種靠溜須拍馬上位的小人卻也很客氣。
“那依卿的看法是?”曹爽是問桓範,他知道自己弟弟曹羲以及李勝都沒那個頭腦。
“大將軍當總萬機,典禁兵,閉城門。”
“為何?”
“因為不日之後,大將軍要隨陛下去祭先帝,到時大將軍不在洛陽,曹家諸王又伴行,賊子或有可乘之機。”
曹爽沉思許久,方道,“不可,禁兵之任自有人主持,閉城門就更加不行了,如今天下和平,何來此招。”曹爽對桓範還是相當在意的,“不過元則不用太擔心,衛尉.各城門校尉.執金吾都是可信之人,借可為吾用也。”
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巡行宮中,執金吾掌管宮外巡衛,城門校尉掌管京師城門的屯兵。因為這三者才是護衛京師的最直接武力,三者主官人選一向由帝王親自指派,即便是大將軍也一般不幹涉,曹爽多年經營,終是把這些人招攬了過去。
李勝見桓範依舊麵有憂色,便問道,“桓大人可是擔心司馬老兒?”
“正是。”
“大將軍,吾將為荊州刺使,不如吾以告別求言為名,為大將軍探視一下。”
“好,正合孤意。”
洛陽城外原太傅府今司馬府,司馬懿正躺在床上修養,他的確病了,不過沒有流傳中的那麼嚴重而已,司馬懿剛剛聽下人來報,河南伊李勝來訪,李勝來幹什麼?無非就是想試探自己的病情而已,司馬懿吩咐兩個貼身侍妾幾句,兩侍妾走了出去,不久侍妾回來了,手中端著一碗粥。這個時候李勝也走了進來。
李勝以前也來過司馬府,不過隻是在大廳坐坐而已,這一次卻進司馬懿的臥房,一路上除了司馬府精美雅致的布局令他難忘以外,影響最深的就是司馬府諸人臉上都帶著淡淡的憂愁,大概是被去年年底的事鬧的吧,走進房中,李勝看見司馬懿,若不是因為曾經司馬懿輝煌時太令人難以忽視,李勝絕對無法想象,這個一個老叟會是受二帝托孤赫赫有名的司馬懿,眼前的老人,滿頭白法,雖然精心整理過,不過貼著頭皮似粘在一起的一團白還是讓人覺得可歎,他的眼神,已經不象從前那麼銳利了,多了幾分祥和,臉上的皺紋在李勝看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更重要的是司馬懿軟塌塌的靠著床上,似乎渾身上下都無法動彈了,他的衣領口處濕濕的,李勝認為那是喝粥時流出來的,果然很快事實證明了他的猜測,侍妾喂司馬懿喝粥,司馬懿無法迅速的將口中的粥咬碎吞入,粥在他口中盤橫,不一會兒便溢了出來,雖然侍妾小心的接著,可還是有些掉落在衣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