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趕屍由來(1 / 2)

阿普老司所使用的防禦措施就是所謂的‘霧術’,隻不過漢字中的‘霧’過於繁瑣難以書寫,因而改為‘巫’字取而代之。其中的一撇代表天空或者濃霧,底下一橫象征大地,且中間的那一豎就表示象征符節,豎的兩側各站有一個人,右邊那位代表阿普,左邊那位代表阿普老司,寓意著需要兩人合力才能進行巫術趕屍活動,作為苗族最早的趕屍傳統由此形成。”

“那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雨田好奇萬分地追問。

婆婆笑了笑後,繼續說了下去::“在江陵安江上遊那一帶地區,由於地勢差,經濟落後,大多數人都選擇離開家鄉,外出謀生。他們有的做小商小販,有的去山裏采集草藥或者打獵為生。那裏的高山峻嶺地帶,空氣中的瘴氣非常重,就像畫裏麵的噩夢一樣 ,惡性瘧疾疫病也是經常性的爆發,那裏的生活條件艱苦到無法想象,除了當地的苗族同胞之外,外來的人們是很難忍受這種環境的。死在那種地方的漢人,沒有一個身家豐厚的。不過,漢人的傳統思想中,落葉歸根、回到故鄉埋葬祖先遺體的觀念很明顯,所以,盡管條件艱難,漢人們還是想方設法把死去的親人送回家鄉安葬。可是,在那遙遠的千裏山路或者數百裏的峽穀山路上,就算有錢也無法用車子或是擔架全憑人力搬運屍體,因此存在著一種叫做‘大苗山趕屍’的方法,這種方式既實惠又方便,被很多人采用來運送屍體回鄉安葬。”

這時,雨田心頭一震,心裏充滿了疑惑,這位樸素低調的婆婆怎麼能知道那麼多關於趕屍的事情?而且她說話的用語和語氣完全不像一位普通農村老太太,她描述趕屍的細節簡直就像是專家級別的。他腦海中浮現出好人難處、江湖險惡的話,這個警告仍然讓他有些擔心。

在他沉思的時候,婆婆又問他:“你剛剛提到的白雲山在江陵武州山深處,你們跑這麼遠到底是為了啥?”

雨田回答道:“我們是來找人的。”

婆婆接著問:“是找家裏的長輩不見了嗎?”

“不,我們是來找一位名叫江陵老朽的人,您知道他嗎?”雨田回複道。

“江陵老朽?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我那位已經去世的相公曾提起過。他是漢族人,他自稱湖西老人;苗族人則尊敬地稱他為‘老司’,這就是那個家喻戶曉的大苗山的黑巫師——阿普老司了。”婆婆告訴雨田。

雨田聽到這兒,心中不禁竊喜不已,趕緊追問:“您是說他現在還健在嗎?”

婆婆瞅了雨田一眼,覺得他的問題真是有點莫名其妙,便回答:“當然啦!阿普老司要是不在了,他的兒子就能接替他成了新的阿普老司;如果阿普老司的兒子也不在了,那他的孫子再接任。這個家族就是以這種方式世代繼承阿普老司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