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李堯留中殿(2 / 2)

李堯心中腹誹,“早我還在山上呢,”表麵卻是拱手自稱“臣不才!”

“開海是勢在必行,但也如你所說非現就能做的,依你來看眼下朕先當如何?”

其實劉才基看完折子後,心裏也有了一番計較,不過還是想聽聽李堯的說法。

“回稟皇上、臣認為先造船、開荒地種桑樹、還有訓練水師,出海不似在江河,要謹防各種情況的出現,水師足夠強大才能威懾異邦,貿易也才能順利進行。”

“嗯、是這麼個理、”劉才基點了點頭,“繼續說下去。”

“皇上若真打算開海的話,在臣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據臣了解,前朝開海之所以最後關閉,是因為許多大家族的介入,朝廷難以約束,導致貿易混亂所致,

由此可見開海的收入是多麼誘人,家族都能不顧朝廷的權威,私下偷偷走海貿易,所以皇上你若開海的話,首先要解決這些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李堯臉色認真說道,其實他說的算是委婉了,隻說有可能會發生,其實他心裏清楚,估計皇上心裏也清楚,這樣的事情如果朝廷處理不好,是肯定會發生的。

海上貿易帶來的利潤收入,可遠遠超過在陸地上的利潤,就連與草原的茶馬交易都超之許多。

這就是一塊大肥肉,你朝廷雖然盯在眼中不放,明麵上的蒼蠅你可以驅趕走,但從肉裏長出的蛆蟲你是防不住的。

走私,雖然是將腦袋掛在褲腰帶上,但是收入與風險相差太多,那些家族大戶是願意冒這個風險的。

“既然你能看出這點,想必心裏也有一定的對策,說與朕聽聽。”

劉才基沉著臉沉思了片刻,喝了一口茶後看向李堯,正如李堯心中所想,這些潛在的隱患他自然也是能想到。

能想到就要有個解決的法子,他貴為皇上,解決法子無非是打壓砍頭,或者狠一點來個連帶幾族血腥手段。

不過這個不是他想要的方法,一是那些家族世家根深蒂固,在地方上都有一定的影響,真要全部殺起來,朝廷名聲不好聽是小,也極容易引起當地的民慌。

民心不穩江山不固的道理,身為當今天子的他自然明白。

即使不明白,前朝的例子還擺在那裏呢。

當初大昭是怎麼建朝的,還不是因為前朝不顧百姓死活,導致民憤難平,各地紛紛起義反抗朝廷。

朝廷有大軍又能如何,軍中的兵將也是百姓的孩子,大昭的開國皇帝不就是軍中大將。

軍變比民變更可怕!

所以大昭自建朝以來,對軍隊的把控可謂是相當緊,這也是為什麼薛貴成為國公的原因之一。

劉才基之所以重用李堯,李堯立功是個將才不假,更多的也是為了把軍中老人換成新人,而這些新人都是聽命於自己的。

李堯坐在椅子上欠了欠屁股,眉頭輕皺了一下,舒展開後這才開口回應皇上。

“臣的確是有一些杜絕此類事情發生的想法。”

“哦?”

劉才基興致勃勃將身體微微前探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