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穀一戰後,丞相積勞成疾病重於五丈原,這時的他已經隱隱感覺到自己與死神的戰鬥要落下帷幕了。現在的丞相再不是當年那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軍師,而是背負著整個蜀漢的丞相,千古第一賢相,名正言順!
此時的丞相用盡全身的力氣對著身邊的侍從說:"傳費禕侍吾再去看看三軍將士們。"侍從聽後便找來了費禕,帶著丞相來到了五丈原。
五丈原上薑維與魏延依舊威武地操練蜀軍,看到這裏丞相回憶起了從前,他三歲喪母,五歲喪父隨叔父長大,先帝三顧茅廬請其出山,而他跟隨了劉備一生,終於取得了荊、益二州,但卻因其報關張之仇,折損了大量兵馬,隨後在白帝城托孤,留給了丞相一堆爛攤子收拾,想當年的他也是一位意氣風發的少年,但二十七年仿佛一瞬間,而丞相也在這一瞬間蒼老了許多,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丞相若回到曾經,司馬懿在丞相眼中定是一隻螻蟻,不足為慮。
在黃昏與一眾將士的見證下,丞相緩緩閉上了雙眼,眼角閃過淚光,道出了千古絕句:"亮,再不能臨陣討賊,悠悠蒼天,何薄於我?"而此眾將士見丞相手中扇落,五丈原上的士卒們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的情緒邊哭邊喊:"丞相,保重啊!"隻見遠處山間中的旗幟依舊寫著克複中原四字,我的心貌似被摘走了。
丞相死後劉禪、孟獲等人都趕來了定軍山奔喪滿天飛舞的紙幣在定軍山中揮灑,孟獲更是淚流滿麵哭暈在了丞相墓前,而劉禪、薑維等人也皆是泣不成聲,但丞相的靈魂卻離開了身體,來到了薑維身邊,看著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曾經,隆中對、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可丞相卻已經老了,他哭了,因為自己沒有完成先帝匡扶漢室的理想,白費了先帝三顧之恩,未曾相報,但如果劉備在世肯定不會責備他,因為有丞相相助才有了今日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問心無愧。隻可惜漢室氣數已盡,天命難違,不可強求。
有人說丞相在曆史上是一個失敗者,但我覺得不一樣,丞相未卜先知,料事如神怎會不知道在劉備興兵伐吳大敗之後就不可能與魏、吳抗爭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謂風骨;扶大廈之將傾,是謂英雄;丞相一職在踐行著自己的承諾,一個失敗者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皇帝、百姓、同僚、下屬、政敵、對手、當世人、後世人發自內心的感歎與讚美,歌頌這位千古名相,遺憾他這意難難平的一生……
丞相死後三十年,薑維策反鍾會造反並未成功,被魏軍包圍,長劍插入胸膛,他眼神漸漸迷離,身邊的魏軍一點點模糊扭曲,恍惚間他好像看見了那個未曾謀麵卻追隨大半生的先帝,那個男人微笑著向他伸手,還有旁邊的黑臉和紅臉大漢也伸出了手。他還看到了羽扇綸巾的丞相對他點頭,仿佛在說你盡力了。那一刹,他看見了好多好多人,有並肩作戰的夥伴,有抨擊詆毀他的惡人,有不共戴天的仇人。最後他感覺回到了那個開始的地方,戰馬嘶鳴,旌旗蔽天,看著對麵須發皆白卻英姿颯爽的老將,他找回了久違的自信:老將軍,可識天水薑伯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