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過去,一行人才出了濘南城的轄區。
山影為歸無妄駕車,伍三伍四這一對在泉叔酒坊幹活的兄弟各駕一輛馬車。
高瘦又年長的伍三上前恭敬道“主子,榮護衛問道古陽城轄下不太安穩,可要早做打算。”
坐在前室的山影忙從懷裏掏出幾張精繪的圖紙,拿出幾張從前窗遞進車內“主子,這是先前山榮交給屬下的圖紙,還讓屬下將其背下來。屬下還沒背完。”
歸無妄坐在左側(馬車上左尊右卑)靠著車廂,放下手中的醫書,修長的手指接過圖紙,銀灰色的瞳孔顯得十分神秘。
古陽城,原戰國之地。末代之君昏庸無道,重視武家卻不對其進行約束。大小門派林立,良莠不齊。
此做法雖然延續了些許戰國的壽命,但是也留下了不少遺留問題。
匪盜猖獗,各種‘俠者’盛起。罔顧律法,不從政令。
翻看著古陽城的勢力布局,闔目,指尖輕點在膝上。
“繞行”
伍三“遵”
山影正了正草帽道“主子,從道行三日可到楊林郡,從途行傍晚可入東陽鎮。”
(兩輛馬車可同時通行為道,隻夠一輛馬車通行為途)
歸無妄闔目,靠在著車廂。疲憊的道“用些午點,入鎮。”
(有早點,午點,下午一兩點時的茶點,宵夜。少食多餐。)
山影“遵。”
——————
(夜色入瀟瀟,行色人匆匆。
蹄聲漸漸來,旅人暫行歇)
馬車乘著緋雲,伴著下落的殘陽,入了東陽鎮。
一路上的人行色匆匆,商販們也快收拾好了商品。
歸無妄戴著白色的幕籬自車凳而下。
(幕籬,紗長到全身。原是西域男子的服飾,到中原才成為女子出行的必備用品,唐高宗之後才演變成帷帽。)
山榮站在歸無妄側後麵道“主子。”
歸無妄微撥長紗,看著街道。
從巷道中走出一位麵色枯黃的年老挑夫,擔著籮筐。
轉角時一個踉蹌,半個拳頭大小的木雕散落了些許。糾結著前後轉著頭。
歸無妄走向前,向老伯懷裏塞了一白綢的帕子,輕聲道“這些我買下了,老伯快些回吧。”
老者急忙行了揖禮“小老兒多謝公子,願公子福泰安康。”
說罷便急忙離開了。
在鎮北的一處草屋小院門口,一小少年等在門後。
見來人,忙迎上去“阿爺。您放下歇歇。
快進屋喝碗水。”
“好”用汗巾潦草一擦臉,從懷裏準備拿出買的兩塊糕點。帶出了一小包東西。
那孩子撿起來給老人“阿爺,您的東西又掉了。
以後我做跑腿的銀兩也夠咱爺孫過活了。您不必這麼辛苦的。”
老人揉了揉眉心,接過小包道“不夠的,你也不小了,還要娶妻生子呢。”
打開一看,是幾塊碎銀子,老人慌忙把銀子揣懷裏,眼裏帶著淚光,向南方拜了三拜。
領著孩子進了屋內。
(古代方位南尊北卑。可查古代方位尊卑。)
——————
歸無妄一行人在鎮中居芸居(客棧)留宿。
本想著用些飯食,結果到了酉時末(晚七點)所有人都休息了,閉門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