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知辛難(八)(1 / 1)

歸無妄低頭看著手中的的三枚銅錢。

突然有感,為此次誥京之行卜了一局。

‘龍飛高舞,複為歸命’

此一行去,命運牽連在皇室之中。難以脫身。

‘歸’回歸、亦皇姓。

看著明月,心中思緒萬千。幼時不斷期待的情親,當真來了嗎...

——————

馬車在道上前行,歸無妄手中拿著一本小冊子。

是在道上遇到的行商,也屬算門。交給他了一本有關古陽城的手冊。

自己這乾脈嫡係倒是不稱職的,隻是知道門中的一些基礎,還不曾細細了解。

數百年前百國混戰,天災不斷,天下百姓十不存一。道教先祖於心不忍,以醫入世,濟世救人。

可人單力薄,最終在年過半百之後,同幾位師門兄弟一起建立了算門。

算門以救世為責,可無財無權,個人精力又有限。

在第二代門主的指導下才建立了商行,收納下屬。

如此過了百年,天下有均衡之勢,算門中人遍及各處。

算門之內分為三脈,但一直是以乾脈為主,輩分也高。以精學相命之術為主,輔修其他三術。

門主以相命之術,背靠算門一眾從屬。造勢而起,將大趙之君推向高位,平複東域。

而後乾脈複起三次,皆為天下擇賢君而立。

此後朝代才會立有國師一位,傳出奉國師可平天下一說。

算門中坤脈為思想之脈,遵循自然之道,雲行四海。

卜脈為奇門甲術,多為隱世之人。

在隱世的祖地收藏著道教數百年的傳承。

幾百年間的發展,算門不知繼承了幾許。勢力強盛。

歸無妄翻看完這隻有七八頁的手書。想道‘師叔準備的倒是充分。’

江東之地的陳世家本是商賈世家。在歸家起勢之時,奉大半家珍提供錢糧,大商建國後,商成祖封陳家主為四品成南伯。

江東一帶成了陳家的封邑(yi四聲)。

讓陳家成為勳貴,雖爵位隻繼承了三代。也為此後陳氏族人步入官場,成為世家奠定基礎。

齊大儒,齊正庸。在誥京的恩師是當初的國子監祭酒,出名的公正嚴明。

齊正庸當年能成為太子少師便是呂老向先帝舉薦。

在呂老逝後一年,他才成為太子太師。

年有七旬的呂老擔任祭酒三十餘載,門下弟子無數。齊正庸也是借勢才能稱上桃李滿天下。

三皇子,齊正庸,陳家,八年前的局。

‘師叔,這是陛下的意思。還是我入局的投名狀。’

齊正庸在京都的根基不深,獨女入宮為妃,次子在京為五品國子博士。

他同長子歸鄉,開了間齊遠書院。

齊正庸的弟子在京都的並不多,多是外放郡縣。但古陽城和江東一帶近九年的官員多少都與他相關。

歸無妄看著冊子上的名單,是近九年古陽城轄內出現的,與齊正庸有關係的官員名單。

起初隻是監當官,即是稅官,應是為財。

為財應在濘南城,四年後是城府督監,掌軍隊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是為兵,在古陽城。

南北勤通,聚財靠匪。

所以古陽城匪患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