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李壽的戰鬥(三)(1 / 3)

“……兒臣鬥膽,願替父皇禦駕親征,平息叛亂,一為父皇身體安康,二為天下黎民,三為我兩番西征軍喪命將士……望父皇應允!”

當太子李煒說出這番話時,除李慎、李壽外,其餘幾位皇子都愣住了,弄不明白太子李煒究竟中了什麼邪,準備將掌控的權利全部葬送不說,竟然還打算到洛陽戰場送死?

眼下冀京誰不知道洛陽戰場活脫脫就是一座閻羅殿,但凡是被派到那裏的武館、文臣,隻要是被那個叛軍將領看中的,一個都沒有活著回來,哪怕是當朝的大將軍吳邦,不也被那賊將一刀斬殺了麼?

就連太子李煒同父同母的親弟弟,五皇子李承,也用不解的目光望向自己的兄長。

整個養心殿後殿鴉雀無聲。

“老二,你欲親征?”此前躺在龍榻上歇息的大周天子李暨,也被這句話驚地坐起在榻上,驚愕地望著自己的兒子。

太子李煒單膝跪在龍榻麵前,低著頭,讓人看不出此時的他究竟是什麼表情,但是他的話,卻是那般義正言辭。

“兒臣知道,兒臣武不如老四,文不如老八,然眼下老四鎮守邊關,難以抽兵擅動,以免被北戎賊子趁虛而入;再者,江南尚且不安穩,仍需老八安撫江南軍民……兒臣身為儲君,又為眾兄弟兄長,理當做出表率,為父皇分憂,為我大周效力!”

“我兒有這份心意,朕甚感欣慰……”大周天子聽聞又驚又喜,連連點頭,但是最終,他還是搖了搖頭,輕笑著說道,“可你乃太子,乃一過儲君,又豈能擅動?——區區洛陽叛亂之事,便要讓我大周太子親自出征,我大周顏麵何存?”

“父皇……”

“好了,莫要再說了!——起來吧!”天子笑著擺了擺手,話中卻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口吻。

“可是父皇,雖洛陽叛軍不過膚股之癬,然兒臣聽聞,小疾不除、終成大患,倘若不雷厲風行將其剿滅,曰後各地賊人效仿,豈不是因小失大?——到時候,可不再是我大周顏麵有失的問題了!”

大周天子微微一皺眉,尚未來得及發表意見,養心殿內的眾朝臣,已是議論紛紛。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

“陛下,洛陽叛軍已成氣候,倘若不早除去,恐怕不妙啊!”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叫太子殿下親征啊!——不如下詔調回四殿下,以四殿下的勇武,區區洛陽叛軍,不在話下!”

“你難道沒聽到太子殿下的話麼?——四殿下鎮守北疆,豈能擅離?自四五載前一敗,北方外戎時刻想著報仇雪恨,這些年來,要不是四殿下鎮守北疆,北疆豈會如此平靜?——為了洛陽叛軍而將四殿下調離北疆,那才是因小失大,顧此失彼!”

胤公默默地望著那位慷慨激昂的朝臣,不難猜測,這位朝臣多半是太子一派的人,否則又豈會如此在意四皇子李茂回不回冀京?

事到如今,太子李煒所打的算盤,胤公多半也猜到了,無非是一方麵製衡著四皇子與八皇子,讓他二人被束縛在北疆與江南,另一方麵則盡快鏟除冀京內與他為難的政敵,進一步把握朝廷的權利,將朝廷變成他太子李煒的一言堂,如此一來,就算曰後四皇子與八皇子回到冀京,他也不懼。

想到這裏,胤公不動聲色地望了一眼三皇子李慎,心中暗暗想道:看來此番太子殿下的目標,多半是這位了……

果然,就在胤公望向李慎的同時,太子終於發難了,隻見他滿臉憤色,慷慨激昂地說道,“這大周乃我李氏天下,豈能容忍賊子耀武揚威?——如今我不得出冀京,諸位兄弟,有誰能代我一行,鏟除殲邪,揚我大周李氏威名?!——老三,除為兄外,眾兄弟之中,以你最為年長,不如你代父、兄走一遭洛陽,叫那些賊子瞧瞧我大周李氏子弟本事?”

此言一出,非但眾皇子驚愕,就連以禦史大夫孟讓為首的朝臣們也愣住了。

太子殿下這是要借刀殺人啊?

此時此刻,禦史大夫孟讓終於明白了太子李煒的意圖,但遺憾的是,他並沒有看到更深層次的陰謀。

“……”麵對著太子李煒的為難,即便是李慎早已從李壽、王旦口中聽說這件事,但依然毫無應對辦法。

胤公眼中閃過一絲不忍,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放棄了,畢竟他不想再牽扯到皇嗣爭奪的漩渦當中。

可即便如此,作為大周天子最信任的臣子,胤公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提醒一下天子,於是乎,胤公望向靠坐在龍榻之上的大周天子李暨,意外地發現,天子李暨望向太子李煒的目光,已不像方才那樣驚喜萬分,而是摻雜著某些隱晦的神色,一閃而逝。

或許是注意到胤公望向自己時的目光吧,大周天子深深回望了他一眼,那長達四十年的交情,使得胤公當即便領悟到了大周天子目光中飽含的深意:靜觀其變。

不愧是陛下!看出來了呢!

胤公淡淡一笑,也不再多事,冷眼旁觀,隻是在心中暗暗感慨。

一晃三十多年,世人幾乎已經忘卻了呢,忘卻了正是眼前這位雄主,將大周的國土擴張了一倍有餘。

正如胤公所猜測的,讓謝安都不得不小心應付的大周天子李暨,哪裏會被太子李煒這種小伎倆所蒙騙。

作為一名父親而言,天子對於自己的兒子如此逼迫他的兄弟而感到痛心疾首,但是對於作為大周國君而言,李暨並不反感太子李煒的做法,相反地,他很欣賞太子李煒竟能想到這一條以退為進之計。

畢竟皇嗣之爭可不是兒戲,親身經曆過的李暨太清楚其中的凶險了,縱觀曆代君王,哪一位不是心狠手辣的梟雄?

什麼?

身為帝王首先要注重的是溫厚?

啊,南唐就是因為那所謂的溫厚、仁義之君,才會被他李暨僅用六萬精銳之師覆滅!

或許此人有人會懷疑,四皇子李茂擊退了北戎的如今,威望直逼大周天子,可天子卻未有任何表示。

其實道理很簡單,雖說四皇子李茂那一役十分出色,可比起大周天子李暨年輕時,還不夠看,畢竟李暨年輕時,曾用區區六萬精銳之師,便覆滅了整個南唐,將荊州、徐州、揚州等大片土地並入大周國土,當時手段之毒辣,使得江南等地百姓至今猶牢記不忘。

也正是因為這樣,隨著歲數越來越大,李暨才愈加感到當初的深重罪孽,因此不止一次地減輕江南各州各郡賦稅徭役,更叫八皇子李賢代自己尋訪江南,以彌補他年輕時在江南所犯下滔天殺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