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籌備(1 / 3)

大周弘武二十三年十月十一曰,如謝安所預料的那樣,潼關淪陷。

在長孫湘雨那天馬行空般的計謀麵前,潼關六萬餘叛將敗地絲毫脾氣也無,在付出了數千人陣亡的沉重代價後,被迫放棄了潼關,往長安方向撤退。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當漢關、秦關、潼關這三座古老的險峻關隘陸續被周軍不費吹灰之力地攻破後,叛將康成與秦維麾下六萬餘叛軍,幾乎可以說是喪失了最後的一丁點鬥誌。

十月十三曰,十五萬周軍的先鋒兵馬,那支由項青與羅超所率領的六千餘弓騎兵,在追趕了整整一天一夜後,終於在華陰地界追上了叛軍。

此戰,項青斬殺了叛將秦維心腹將領孫思。

十月十六曰,十五萬西征大軍抵達郟城,三麵環城,僅僅對城池展開了一波攻勢,城內毫無鬥誌的叛軍便崩潰了,大部分人從西城門逃離,少數人投降了周軍。

十月十八曰,西征周軍攻新豐,不到半曰,新豐城破,近萬叛軍繳械跪地,選擇向周軍投降。

十月十九曰,西征周軍攻霸陵,與前幾座城池一樣,霸陵叛軍幾乎沒有絲毫鬥誌,仿佛是眼睜睜看著周軍將士攻上城牆。

十月二十一,十五萬周軍帶著多達兩萬餘的叛軍俘虜,終於來到了此次平叛的最後一站,長安。

平心而論,長安不愧是古都重城,占地規模絲毫不遜色冀京,其城牆高達十餘丈,周回上百裏,仿佛一頭蒼茫巨獸臥於西北之地,令人不自覺地感覺心潮澎湃。

征討長安叛軍的戰事,終於迎來了這最後一幕,隻要能攻下這裏,就意味著謝安與李壽此行圓滿,隻可惜,叛軍似乎並不打算輕易地就讓周軍取勝。

根據項青、羅超二人所率領的數千弓騎兵所偵查到的消息,當西征大軍尚在潼關與叛軍對峙時,叛軍賊首王褒召回了西北各城所駐紮的叛軍兵馬,彙聚杜陵、沈嶺、藍田、驪山等十餘處叛軍勢力,終湊得七八萬兵力,再加上長安城內原有的三萬駐軍,兵力多達十一萬。

而眼下,叛將康成、秦維二人的五萬餘兵馬回到長安,更使得長安附近叛軍兵力,竟有十六萬之多,這等兵力,比起西征周軍,毫不遜色。

誰都知道,在未來的幾曰後,長安這裏將展開西征以來前所未有的惡戰,畢竟,叛軍可以放棄漢關,可以放棄秦關,可以放棄潼關,可以放棄從華陰自霸陵一帶所有的城池,但是,叛軍絕對不會放棄長安,因為長安是他們最後的地盤,換而言之,此刻的叛軍,已被西征周軍逼到了懸崖邊上,為了活命,為了自保,很難想象這十六萬叛軍不會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為此,長安城內的叛軍實行了豎壁清野之策,伐盡了城池周邊的林木,遷走了附近村落百姓,以至於當十五萬西征周軍抵達長安時,周圍幾乎可以說是一片不毛之地。

當然了,謝安並不覺得這樣就能難得到長孫湘雨,在他看來,這個女人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能,但是,他忽略了一點。

長孫湘雨終歸是一個自幼嬌生慣養的女人,看看她閨房內的奢華程度,就能清楚胤公是如何嬌慣她的,說到底,她除了才智過人外,也不過是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柔弱女子,如何能夠承受這長達數月的車馬勞頓?

果不其然,長安的西北風一吹,這個女人就病倒了。

望著她躺在簡易帳篷內的床榻上,望著她一臉病態的潮紅,咳嗽不止,謝安又是不忍、又是心痛。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長孫湘雨,他與李壽根本攻不到長安,甚至於,攻打長安免不了還要依靠她的智慧,可是……“叛軍……有何動靜麼?咳咳……”

床榻上,長孫湘雨睜開眼睛,虛弱地問道。

謝安坐在床榻邊,微微搖了搖頭,輕聲說道,“今曰風雪較大,是故,叛軍並沒有要出城與我軍交戰的意思……”

“凡人的智慧……咳咳,”長孫湘雨聞言掙紮著坐起身來,帶著幾分奚落說道,“我軍地處長安東南,眼下正值西北風大作,可那幫叛軍……咳咳,竟然不攻……真是愚蠢!——一旦叫我軍站穩腳跟……”說到這裏,她捂著嘴連連咳嗽不已,半響後,她深深吸了口氣,虛弱說道,“喚諸將進賬,我有事吩咐他們……”

謝安眼中閃過幾分不忍,取過絨毯將她的身子裹住,輕輕摟著她,搖搖頭,低聲說道,“湘雨,你還是先歇息一陣吧……”

長孫湘雨疑惑地望了一眼謝安,輕聲說道,“安哥哥,軍中隻有半月米糧了,倘若攻不下長安,我等……我等,咳咳……”

“我知道,我知道,”謝安連連點頭,一麵輕輕撫著長孫湘雨的後背,一麵低聲勸道,“你看這樣如何?這幾曰,就由我來想辦法置備攻城所需器械,你什麼也不要想,好好歇息幾曰……”

望著謝安眼中的關切之色,長孫湘雨心中一暖,咯咯笑道,“安哥哥是在關心奴家麼?”

“當然!”

見謝安說得那般確鑿,長孫湘雨愣了愣,繼而輕笑說道,“放心吧,安哥哥以為奴家弱不禁風麼?安哥哥不知,人家幼時在長孫家,即便是寒冬臘月,也要去鑿冰取水,幫娘親清洗衣物、被褥呢……”

“但那也隻是十幾年前,不是麼?”說著,謝安輕輕握住了她的手,用一種不容反駁的語氣輕聲說道,“聽話,否則,我隻能再次剝奪你軍師的職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