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梁丘對長孫:世間妖孽何其多(1 / 3)

兵陣,是一名將領必須要懂得的,這是將領統兵能力的準則之一,但是,他並非像傳聞中所說的那樣邪乎。

兵陣這玩意,就跟出拳時的姿勢一樣,隻是起到一個發揮士卒最大功效的作用,掌握兵陣與否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兩軍對戰時誰占據優勢地位。

這種優勢,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帶來勝算,這便是自古以來兵法家看重兵陣的原因所在,但反過來說,也不能完全說是兵陣的選擇決定著此戰雙方的勝敗,更重要的,仍然在於雙方士卒的素質。

就好比魚鱗陣對鶴翼陣,魚鱗陣的宗旨注重中央突破,優勢在於密集的方陣很容易就能衝散敵軍的陣型,但是它的弱點也很明顯,尤其是碰到鶴翼陣這種攻守兼備的陣型時,很容易受到來自對方兩翼的迂回攻擊。

因此,這類兵陣比拚時最關鍵的一點,在於破陣的速度,換而言之,就是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擊破對方的本陣,誰能就主導這場戰鬥的勝敗。

用以破陣的軍隊,首先要是精銳,其次要是騎兵,二者缺一不可,兵貴神速在這裏體現地淋漓盡致,畢竟沙場上瞬息萬變,優勢與劣勢的轉換往往隻在一念之間,誰能把握住那個時機,誰就能奪得勝利。

或許有人認為,在戰場上擔任先鋒的一定是猛將,但事實上,先鋒隻是起到一個吸引敵軍注意的作用,然而擔任破陣責任的將領,則必定是超人一等的猛將,因為這關係到整場戰鬥的勝率。

而在東軍神武營,梁丘舞便是一位擅長破陣的猛將。

啊,她確實是東軍的主帥,是東軍的靈魂人物,但是指揮調度並非她的專長,這份工作,向來是由東軍四將中的嚴開代勞,梁丘舞真正的威懾力,在於破陣,畢竟她擁有著世人難及的可怕武力。

“來了麼?”遠遠望著梁丘舞北側那一支迂回衝鋒的騎兵,費國看似平靜的眼中逐漸露出幾分凝重,以及幾分錯愕。

那個數量……

五百……不,三百騎麼?

為什麼是三百騎?

不,應該說,三百騎兵能對這動輒兩三萬大軍的戰鬥造成什麼影響麼?

要知道自己這邊可有著八千騎兵啊……

是誘餌麼?

皺了皺眉,費國傳下將令,命令一千東軍前往抵擋。

不得不說,用一千東軍騎兵去抵擋對麵三百東軍騎兵,這完全是看在那位破陣的大人物、[炎虎姬]梁丘舞的麵子上。

吩咐下命令後,費國再度將注意力放回中央戰場。

由於對麵的馬聃方才已巧妙地破解了費國的意圖,使得費國原本想要拖垮對方南軍的計謀泡湯,無奈之下,隻能老老實實,依靠兵力上的優勢逐步碾壓梁丘軍的勝局。

什麼?以眾淩寡?

戰場上才沒有這種迂腐的想法,無所不用其極,這才是沙場得勝的真諦,再者……

倘若自己因為這種小事自縛手腳,恐怕那一位當即就會將自己拉下此戰主帥的位置……

費國偷偷望了一眼身旁麵色淡然的二主母長孫湘雨。

抱歉啊,馬聃,其實我也不想的……

心中嘀咕了一句,費國亦派出了己方用亦破陣的將領,狄布。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可能的話,費國寧可選擇羅超,畢竟羅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在東軍中與項青一同擔任左右兩翼的先鋒,也就是專攻於破陣的猛將。

而至於那狄布……

這家夥頂多算是一個騎在馬背上的步兵吧,不,是騎在馬背上的刺客,根本不懂得如何在混亂的亂戰中把握一線機會,突擊敵軍防守上的薄弱點,狄布所用的戰術,就是衝鋒,朝著敵軍人最多的地方衝鋒,無腦地衝鋒。

不可否認,狄布很強,擁有著以一當百的實力,可在他們那位謝大人苛刻的規則約束下,狄布這位東嶺眾中最強的刺客,充其量也就起到一個炮灰的作用了。

費國眼下希望的,就是這個莽夫能夠按照他所設想的那樣,在梁丘軍內的兩千南軍防線中,撕開一道口子,打斷對方的部署,好叫他進行下一步的進攻。

就在費國報以期待的同時,前方傳來了戰報。

“……狄布將軍[戰死]!”

這也太快了吧?

還不到一炷香的功夫……

費國聞言眼角抽畜了一下,盡管他很清楚狄布這次去肯定是回不來的,卻也沒料到他[戰死]地這麼快,不過當他看到梁丘軍的防線已逐漸呈現出混亂的局麵時,心中倒是稍微得到點安慰。

畢竟狄布總算是起到了他的作用,成功在那兩千南軍中撕開一道口子。

在費國的觀望下,他命狄布所帶去的兩千東軍,已成功將對方兩千南軍分割包圍,徐徐吞噬,雖然局勢看上去不錯,但是費國卻不是那麼滿意。

要知道他最初的設想,可是要徹底拖垮對麵四千南軍的體力,繼而或派東軍騎兵包圍吞噬這支重步兵,或者直接叫東軍迂回襲擊對方的本陣,但遺憾的是,他的設想出現了偏差,對麵梁丘舞軍中的南軍,並沒有徹底失去體力,更甚至者,對方好似察覺到了什麼,留下了一半南軍在本陣按兵不動,隻叫那兩千南軍孤軍奮戰。

雖然麻煩點,但不至於影響大局!

暗自在心中說了句,費國瞥了一眼北側的戰場,這一瞧不要緊,驚地他渾身一震,因為他看到,在距離本陣不過兩裏遠的位置,竟然出現了那支揚著[梁丘]字號旗幟的騎兵。

怎麼可能?!

費國驚地倒抽一口冷氣。

自己派出去的那一千東軍輕騎呢?被打潰了?在短短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內?

莫非是己方的東軍將士瞧見對麵那位自家東軍的主帥所以手下留情了?

費國聚精會神地注視著一側的戰場,他這才發現,自己所派出的那一千東軍騎兵,依然還保留著絕大部分的兵力,論損失不過是那主動離場的寥寥百騎而已。

原來如此,隻是衝了過來麼?

得出這種結論後,費國反而平靜了下來,畢竟那位大主母梁丘舞的實力,他那是記憶猶新,他可不認為己方有什麼人能贏得過在馬背上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