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江東局勢(2 / 3)

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麼,壓低聲音說道,“殿下,您猜,那枯羊是否就是三年前殺害北軍供奉、原太平軍初代天樞神將的凶手呢?!”

“……”李賢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色,他這才記起,三年前那樁至今未抓到凶手的當街殺人案件。

要知道當時,枯羊可是在兩名東嶺眾的眼皮底下,硬生生將武藝超他一籌的北軍供奉耿南給刺殺了,堪稱是智勇雙全,饒是事後李賢得知後,亦暗暗心驚於枯羊的心計。

“原來如此……就是他麼?唯一一個成功刺殺了前任的太平軍六神將……”李賢皺眉回憶著,忽而古怪問道,“季竑,小王忽然想起來,三年前的時候,謝尚書曾提及小王,將你天權神將的玉牌交還給太平軍……”

“確有此事!”季竑點了點頭,說道,“當時,謝大人的二房夫人長孫氏還私下策反了那個叫做衛縐的太平軍年輕將領,即後來的二代天權神將,殿下也見過的,隻可惜那衛縐行事不密……”

一提到自己的繼任、二代天權神將衛縐,季竑心中不禁感到萬分遺憾。畢竟衛縐亦是一位文武兼備的人才,假以時曰必成大器,長孫湘雨能策反此人,叫此人潛伏在太平軍之中,作為大周朝廷的眼線,這對於朝廷而言,簡直就是一樁天大的美事。但可惜的是,衛縐在謀誅天府軍主帥楊峪的時候,卻被後者在臨死前給殺了。事後季竑得知此事,亦不由為之歎息。

“唔,衛縐……確實是個人才!”李賢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畢竟衛縐在那三年內非但沒有暴露,而且爬到了六神將的高位,李賢曾經還指望著此人替他們大周朝廷一舉殲滅太平軍,隻可惜期間發生了諸多不盡人意的事。

“衛縐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而這個枯羊……更勝一籌!”

因為屋內除季竑外沒有外人,因此,李賢毫不吝嗇對敵將枯羊的讚賞。倒不是說自命清高,但是李賢確實甚少遇到敵手,在他看來,縱觀天下之大,能讓他感到壓力的,恐怕也隻有李煒、李慎、李茂、李慎、長孫湘雨、梁丘舞、梁丘皓、陣雷等寥寥幾人,甚至於,就連謝安也談不上敵手兩個字。

平心而論,李賢真心不曾想過,太平軍二代天樞神將枯羊,一個比他小那麼多歲數的年輕將領,竟然能頻頻看穿他用計,牢牢拒守住牛渚、蕪湖一帶,屢次破壞他李賢欲跨江進兵的好事。

“不好辦呐……不好辦呐!”

在房間裏來回踱著步,李賢憂心忡忡地嘀咕道。

見自家主公滿臉憂慮,季竑想了想,拱手說道,“殿下,臣下以為,我軍雖不得寸進,然太平軍亦難染指長江以北,此皆賴殿下**遠矚……”

對於此事,季竑對李賢很是佩服,畢竟甚少有人能夠像李賢這般信任謝安能夠在短時間內擊敗秦王李慎,也幾乎沒有人能夠在短短兩月內聚攏兩萬餘綠林豪傑。

如今,李賢麾下兩萬兵屯紮在曆陽,而廣陵,則有徐州州府梁書親提三萬丹陽兵拒守長江,再加上江南以北各郡縣的城衛軍,可以說,李賢早太平軍一步的布置,一手掐斷了伍衡欲跨江**大周的圖謀。

唯一的問題是,比起江對岸的太平軍,李賢兵力不足、戰將不足,因此,他不時擔憂廣陵是否會被伍衡所攻克,畢竟一旦廣陵被太平軍所攻克,大周在江南的戰事便會陷入被動,再難憑借長江天險阻擋太平軍向北擴展勢力。

而造成廣陵岌岌可危的元凶……

“廣陵刺客之首,萬立!”李賢咬牙切齒地咒罵著,畢竟種種跡象表明,廣陵刺客已徹底投靠了太平軍的伍衡,協助伍衡對廣陵一帶用兵。

有這麼一個實力強大的刺客行館協助太平軍的伍衡,廣陵如何不連戰連敗?

正因為如此,李賢並沒有斥責督戰於廣陵的徐州州府梁書以及廣陵知府張琦,而是叫他們注重防守,莫要輕易與太平軍開戰,並且,加緊對內賊的搜捕。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廣陵城內究竟潛伏著多少早以投靠太平軍的廣陵刺客。

“對了,謝安麾下軍隊到何處了?”

聽聞李賢問話,季竑心下算了算,拱手說道,“回稟殿下,算算曰子,應該過湖口了,腳程再快一些的話,可能到虎林了……”

“這麼快?”李賢略微有些驚訝,畢竟冬季冰雪封路,六萬冀州兵從襄陽趕到江東,這可不是一段短距離的行軍。

季竑聞言笑了笑,說道,“殿下難道忘了麼?謝尚書可是在十一月月半就殲滅了秦王李慎的叛軍,年前便結束了整頓兵馬的事,年後直接從襄陽啟程,比殿下預料的早一個月左右,是故,殿下覺得快……”

“原來如此!”李賢繃緊的臉上終於浮現出幾分笑意。

事實上,他此前對謝安的要求是,最好能在年前結束與秦王李慎的戰事,然後花個近月左右整頓一下兵馬,準備一下趕路途中所需要的糧草,一月月底啟程從襄陽趕來江東,這樣的話,大概能在四月中旬左右抵達江東。而謝安顯然比他所想象的更加出色,記得年前李賢收到謝安送來的捷報,直言秦王李慎等三王皆以伏誅時,李賢震驚之餘,不勝歡喜。

“哦,對了,方才臣下所說的乃是冀州兵,至於謝大人嘛,這個臣下就不好妄加猜測了……”瞥了一眼李賢,季竑笑嗬嗬地說道。

李賢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暖意,畢竟,他也收到了長孫湘雨在零陵產子的消息,對她母子平安報以諸般歡喜。

[或許殿下依舊對長孫氏報以情意吧?否則,何以遲遲不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