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江湖上突現“魔主”,在被稱為“魔主”之前,無人知曉其姓名、身世來曆。
隻知他在三年一次的“論武會”中橫空出世,與其交手之人皆無法撐過三招,且放話江湖中盡是些土雞瓦狗之輩。其行徑當時引起眾人不忿。
但因懼這神秘人武功高強,一時間竟無人敢出手挑戰。
後來僅有一襲青衫飄然上台,是江湖中成名已久的“青劍客”趙青。
正所謂隻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名號,在江湖上能獲得大家一致的認同,並闖出赫赫聲名的人,無一不是頭角崢嶸之輩。
趙青身著青衫,手持青劍,遠遠望去,整個人仿佛化身為一截青色的劍鋒,傲然而立。
而趙青也的確有傲然的資本,他師從江湖名宿“劍閣四老”,年僅二十五,一手竹劍術就稱得上登堂入室。在年輕一輩中實力可排進前五。
對於“論武會”而言,趙青無疑是屬於超出這一戰力水平的人。
論武會,顧名思義,是讓大家互相討論、交換各自對於武學一途的心得。而什麼樣的人需要互相討論心得呢?
自然是不夠強的人,或者說在武學一途上還不夠資格自成一脈的人。而這樣的人自然是初入江湖,亦或是剛剛在江湖中闖出一番名聲的人。
真正的武學大家、江湖名宿、各大掌門等是不會來摻和這種程度的大會。一來是沒必要,二來也是拉不下那個臉麵。這麼多年來,這也成為了一種無聲的規矩。
但為了保護每次論武會能夠正常召開,各大門派每次都會輪流派出門中長老負責駐場,避免被有心之人趁虛而入。
畢竟參加論武會的可都是新一代的年輕人,其中不乏身份顯赫之人,萬一出了意外,對整個江湖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到了趙青這種準一流高手的層次,理應不會在這次的論武會中出手。但對方行事無所顧忌,鬧得太過,加上暗中得到了駐場師的授意,便決定出手教訓一二。
所以當他上台的那一刻,眾人下意識鬆了一口氣。
而趙青本人也認為問題不大,換他來的話,讓他三招內擊敗在場的這些人,不難。但僅憑三招看不出此人深淺,不過他既然會參加這種層次的大會,必然不會過於強大。
再者,此人看上去與趙青年齡相仿,就是強於他,也一定不會超出太多。
經過以上種種分析後,趙青認為可與此人一戰。
對方無兵也無刃,從前幾場比試來看,此人外家功夫了得,主打的應是力、穩、沉。
而趙青使的是劍,他所用的竹劍術出劍講究勁、急、韌。最擅長以巧勁破硬功。
戰鬥一開始,趙青便主動出擊,運轉輕功,手中青劍直刺對方麵門。
而對方卻站在原地並未有何動作,僅僅是露出不屑的笑容。趙青見狀不免也有些惱火,卻也不敢輕敵,心中思索著對方可能會應對的招式,打起十二分注意力防範。
可沒想到對方偏偏采用了一種集戲劇性、羞辱性、技術性於一體的方式接住了趙青的招式。
空手接白刃!
要知道實戰當中用出這一招可謂險之又險,稍有失誤便會飲恨當場。
但對方不僅用了,還用的很完美。劍尖在離額頭不足一厘米時靜止,被雙掌緊緊夾住,再難前進分毫。
趙青心中大驚,但麵不改色,順勢鬆開劍柄,化掌往對方胸口擊去。趁著他伺機格擋之際,再抽劍拉開距離。
僅是一招,趙青便知自己絕不是此人的對手。他的劍哪有那麼好被接住,即使是真正的一流高手來了,也未必說隨便就能接住。
可他接住了,用的還不是一般的手段!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趙青可是看得一清二楚,那人並不是以雙手肉體接住了劍,而是利用內力在手掌上覆蓋了一層膜!
“此人對內力的掌控已經精細到如此境地,必是一代宗師!”
趙青內心正做計較之際,忽然聽到對方開口:“你不錯,夠資格。”
這人語氣低沉,有著不符合年紀的滄桑。但所說的話無人可以理解。
趙青此時感覺自己處於騎虎難下的境地,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心中欲哭無淚。
或許是見趙青耽擱太久,神秘人再度開口,卻隻吐出一個字
“來!”
趙青索性心一橫,重新運轉內功,再度發起攻勢!
趙青的劍是越出越險、愈演愈烈,招招直取要害。竹劍術招式以直攻為主,再輔以內力柔化招式,使之剛柔並濟,招式連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