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糖類實驗(1 / 3)

實驗三十九:糖類性質實驗

【實驗目的】

(1)加深對單糖、二糖、多糖化學性質的認識。

(2)進一步體會糖類化合物的分子結構與其化學性質的關係。

【實驗原理】

糖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或它們的縮合物。單糖及分子中含有半縮醛(酮)羥基的二糖都具有還原性,能將班氏試劑還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蔗糖等不含有半縮醛(酮)羥基的糖則無還原性。但蔗糖經水解生成了葡萄糖和果糖,因而水解液具有還原性。

多糖是由許多單糖縮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無還原性。但多糖在酸存在下加熱水解,可生成單糖,隨之具有還原性。澱粉為均一多糖,經水解先生成糊精,再水解成麥芽糖,最終水解產物是葡萄糖,因此水解液也具有還原性,能與班氏試劑發生反應。澱粉遇碘顯藍色,此反應很靈敏,常用於檢驗澱粉或碘。

糖在濃酸存在下,可與酚類化合物產生顏色反應。糖在濃硫酸的作用下與α——萘酚反應顯紫色,常用於糖類化合物的檢出。己酮糖與間——苯二酚——鹽酸試劑反應很快出現鮮紅色,而己醛糖顯色緩慢,2min後可出現微弱的紅色,因此常用於區別酮糖和醛糖。

【試劑與器材】

1.試劑

(1)班氏試劑的配製:稱取檸檬酸鈉20g,無水碳酸鈉11.5g,溶於100mL熱水中,在不斷攪拌下把含2g硫酸銅晶體的20mL水溶液慢慢加入。溶液應澄清,否則需過濾。

(2)2%葡萄糖。

(3)2%果糖。

(4)2%麥芽糖。

(5)2%蔗糖(所用蔗糖必須純淨)。

(6)2%澱粉溶液:將2g可溶性澱粉用10mL蒸餾水調成糊狀,加入90mL沸水中煮沸後冷卻。

(7)3mol/LH2SO4溶液。

(8)10%Na2CO3溶液。

(9)0.1%碘液:在1g碘和5g碘化鉀中,加入盡可能少的蒸餾水使其溶解,然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0mL。

(10)濃鹽酸。

(11)α——萘酚試劑的配製:將10gα——萘酚溶於95%乙醇中,再用同樣的乙醇稀釋至100mL,貯於棕色瓶中,一般用前才配製。

(12)濃硫酸。

(13)間——苯二酚——鹽酸試劑的配製:將0.05g間——苯二酚溶於50mL濃鹽酸中,再用蒸餾水稀釋至100mL。

2.器材

水浴鍋、試管、移液管等儀器。

【實驗操作】

1.糖的還原性

取5支大試管,編號後各加入1mL班氏試劑,再分別加入2%葡萄糖、2%果糖、2%麥芽糖、2%蔗糖和2%澱粉溶液各10滴。振蕩後,將試管用橡皮筋捆好放入沸水浴中,加熱3~5min,觀察那幾個試管中生成磚紅色沉澱。

2.蔗糖的水解

取2支大試管,各加入2%蔗糖溶液1mL,然後於一支試管中加入3mol/LH2SO42滴,將此支試管置於沸水浴中加熱5~10min,冷卻後,用10%Na2CO3中和,直到沒有氣泡發生為止。將兩支試管各加入班氏試劑1mL,再在沸水浴中加熱3~5min,觀察並比較兩管的結果。

3.澱粉與碘的作用

取1支大試管加10滴2%澱粉溶液和1滴0.1%碘液,觀察呈現的顏色。然後將此試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熱5~10min,觀察有何現象。取出試管,放置冷卻,又有何變化,為什麼?

4.澱粉的水解

取1支大試管,加2%澱粉溶液2mL,再加入濃鹽酸3滴,在沸水浴中加熱10~15min,加熱時每隔1~2min取出1滴反應液,置於白瓷滴板上,加1滴碘液,注意觀察其顏色的變化過程,直到無藍色出現為止。取出試管,冷卻後,用10%Na2CO3中和,直到沒有氣泡發生為止,加入班氏試劑5~10滴,然後在沸水浴中加熱3~5min,觀察結果。

5.糖的顏色反應

(1)α——萘酚反應:取4支小試管,分別加入2%葡萄糖、2%果糖、2%蔗糖和2%澱粉溶液1mL,然後各加入新配製的α——萘酚試劑2滴,混合均勻後,將試管傾斜沿管壁徐徐注入濃硫酸各1mL,切勿搖動。然後豎起試管,靜置10min,觀察兩液界麵之間出現紫色環。如無紫色環生成,可在水浴中溫熱後再進行觀察。

(2)間——苯二酚反應:取4支大試管,分別加入間——苯二酚——鹽酸試劑1mL,然後在三支試管中各加入2%葡萄糖、2%果糖、2%蔗糖溶液5滴,第4支試管留作對照。將4支試管搖勻後,同時放入水浴中加熱2min,觀察各管出現顏色的順序。

【思考題】

(1)可用何種顏色反應鑒別酮糖的存在?

(2)α——萘酚反應的原理是什麼?

實驗四十:血糖的定量測定(福林——吳憲法)

【實驗目的】

(1)掌握Folin-Wu法測定血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學會無蛋白血濾液的製備。

【實驗原理】

無蛋白血濾液與堿性硫酸銅試劑混合加熱後,濾液內的葡萄糖將兩價的高銅[Cu(OH)2]還原為一價的低銅(Cu2O)。再加磷鉬酸試劑後,生成藍色的化合物鉬藍。與同樣處理之標準管比色,即可求得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測定血糖時必須先除去蛋白質,再進行檢測。向全血中加入鎢酸鈉、硫酸,氫氧化鋅,三氯乙酸等均可製得無蛋白濾液。本實驗選用鎢酸法:鎢酸鈉與硫酸作用生成鎢酸,可使血紅蛋白等凝固、沉澱,過濾或離心除去沉澱即得無蛋白濾液。此種濾液還適用於無蛋白氮、肌酸、尿酸等的測定。

【試劑儀與器材】

1.試劑

(1)堿性銅溶液:無水碳酸鈉40.0g,溶於蒸餾水約400mL中;酒石酸7.5g,溶於蒸餾水約300mL中;結晶硫酸銅4.5g,溶於蒸餾水約200mL中。分別加熱使之溶解,冷卻後將酒石酸溶液倒入碳酸鈉溶液中,再將硫酸銅溶液倒入,補加蒸餾水至1000.0mL。

(2)磷鉬酸試劑:將氫氧化鈉40.0g溶於蒸餾水約800mL中,再加鉬酸35.0g及鎢酸鈉10.0g。為除去鉬酸內可能存在的殘氮,煮沸20~50min,冷卻後,置1000mL量瓶內,並以少量蒸餾水多次衝洗原容器壁,一並傾入量瓶,加入80%濃磷酸250.0mL後,以蒸餾水稀釋至1000.0mL混勻。

(3)0.25%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溶液:苯甲酸2.5g,溶於煮沸的蒸餾水1000.0mL,使成飽和溶液。

(4)葡萄糖標準貯存液(10mg/mL):精確稱取純葡萄糖1.0g,置於100mL容量瓶內,加入0.25%苯甲酸至刻度處。

(5)葡萄糖標準應用液(0.1mg/mL):精確吸取葡萄糖標準貯存液1.0mL,置於100mL容量瓶中,用0.25%苯甲酸稀釋至刻度處。

(6)10%鎢酸鈉溶液。

(7)0.333mol/L硫酸溶液。

2.器材

分光光度計、血糖管、奧氏吸管、水浴鍋、漏鬥等。

3.材料

動物血液。

【實驗操作】

1.無蛋白血濾液的製備

用奧氏吸管吸取已加抗凝劑的全血1mL,緩緩放入20mL錐形瓶中,加水7mL,搖勻,血液變成紅色透明時加10%鎢酸鈉1mL,搖勻,再加0.333mol/L硫酸1mL,隨加隨搖,加完放置5~15min,至沉澱由鮮紅變為暗棕色,濾紙過濾。每毫升無蛋白血濾液相當於0.1mL全血。

2.血糖的測定

取血糖管3支,編號,用奧氏吸管吸取無蛋白血濾液1.0mL,放入第一支血糖管中;於第二支血糖管中加1.0mL標準葡萄糖溶液;第三支血糖管中加1.0mL蒸餾水。然後各加2mL堿性硫酸銅溶液,同時置沸水浴內煮8min,取出在流水中迅速冷卻,各加入2mL磷鉬酸鉬酸鹽溶液,以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混勻後放置3min,倒入比色杯,用分光光度計於620nm波長比色(先以空白管調節零點,然後測標準管和樣品管的吸光度)。

3.計算

按下式計算100mL全血中所含的血糖質量(mg)。

葡萄糖(mg/100mL)=測定管吸光度標準管吸光度×0.1×1000.1=測定管吸光度標準管吸光度×100

【注意事項】

(1)欲得準確結果,所取血液的量必須準確。如果由奧氏吸管中放出血液的速度太快,會有大量血液粘在吸管內壁,容量不準,所以一般放出1mL血液所用的時間不應少於1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