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曆119年深秋,偉大的先皇陛下華順帝華澤文“乘龍大行”。太子昊天即位改年號為華成。
因為曆朝曆代有規定,先皇大行的當年年號不改。這是為了體現下代皇帝對先帝的孝心與哀思。待過了這一年,翻到第二個年頭,年號才會正式的更改過來。
先皇的陵墓葬在京城南郊,背後靠著的是京城有名的臥龍山,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南湖。風水學上說背山靠水為上好寶地。而且據劉天師的觀瞻這一塊平坦的地方還是一塊有龍氣的風水寶地。陵墓有專門的守護人員。整日整夜的不間斷看護。陵墓旁邊還搭起了一個草廬,昊天專門安排了華家另外一個親王代天子守靈。
守靈要守七七四十九天,今天是最後一天也就是華夏民間所說的“滿七”。皇宮裏的皇後娘娘,兩位貴妃,婉玉公主,以及當今的天子昊天皇帝都是身穿孝袍在華文帝陵墓前燒紙焚香悼念。
隨行的是朝中的文武百官,還有從各地趕來祭拜的華夏朝的封疆大吏。這一行人員浩浩蕩蕩,哭聲震天。祭拜儀式一直從早上祭拜的中午時分
林夕也在祭拜的隊伍裏,林夕看著華順帝氣派的陵墓,光占地都是好幾十畝,陵墓都是上好的白玉大理石一塊一塊的壘起來。這一塊塊大理石都是用上好的石灰岩漿粘連在一起。要是沒有工具幾個人加起來也不能扳動分毫。
陵墓的四周也被載上了四季常青的鬆柏這類的樹木。陵墓前兩個足有兩噸重的大石虎大石獅守候在兩旁。這兩個石製的猛獸正張開血盆大口整日整夜守護在華順帝的陵墓兩側恒古不變。
好不容易祭拜完畢了。劉天師身穿玄色道袍,手拿拂塵身後跟著兩個眉清目秀衣著幹淨的道童。劉天師手碰羅盤步走八卦前九後八。終於找到了最佳的位置和緯度。劉天師恭敬的在原地三跪九叩。隨即一聲命到:“封陵。”
這一聲令下從人群裏走出了好幾百名腰纏白布的士兵。這些士兵手拿鋤頭和鐵鎬。這些人上前直接用早已經準備好的石塊,黃土往華順帝陵墓上堆。不一會原本氣派莊嚴的陵墓就被這成堆的石塊和泥土堆成了一個大土丘。這大土丘遠遠的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山。如果不是山前有兩頭其大無比的石獸。任誰也不會知道這就是先皇華順帝的陵墓。
這封陵封起來以後就是為了防後代的盜墓的與後代的戰火。因為多少年以後這裏就成了一座小山。
昊天皇帝收起了自己臉上的悲容。下令道:“起駕回宮。”群臣跪下行禮相送。昊天的車轅路過林夕跪著的地方,昊天皇帝還特意的向林夕點了一下頭。這一舉動在眾人的眼裏又成了林夕當時救太子過後的殊榮。
林夕也不敢答話,把自己的頭故意往下低了低。
……………
昊天皇帝一行回了宮,下午皇宮裏的鍾樓上就一連響起“咚咚”九下的鍾聲。這鍾聲悠揚清脆,九下是九九歸一也象征著又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京城的宵禁也會跟著慢慢的變鬆和取消,要是官宦人家和百姓家庭遇到有什麼喜事。隻要你不太過分。朝廷自也不會去管的太嚴。畢竟在百姓的心裏對於一開始初聞先帝大行時的悲傷,已經漸漸地變淡了。因為活著的人還需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