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月,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突然攪亂了景秀市四環外的一個原來安寧的山村——桑園村,家裏的老人們紛紛打電話給在外打工的家人,要他們立即回家,村裏出大事了!
這個山村叫桑園村,有兩千多戶,因村裏沒有工廠,幾乎每戶的壯勞力都在外麵打工賺錢,家裏隻剩下老弱婦孺,在家裏種著一畝田,再在地理種幾棵菜,隻保證自己家裏的口糧。剩下的田地,全都長滿了野草,荒廢在那裏,也沒有人理會。
楊曉波家裏也不例外,今年三十四歲的他,從十七歲初中畢業,就在鄰市的一個職業學校讀了半年的職校,算是有了一技之長,就在外麵打工至今。
今天他在廠裏上班,接到家裏的老爸打來的電話,要他立即回家,家裏出大事了。
楊曉波一聽,立即和廠裏的領導打了一個招呼,馬上去了火車站,買了一張動車票,當天晚上就回到了家裏,聽老爸說完,才知道家裏所謂的大事究竟是何事。
原來,景秀市經國家批準,要設立一個體現國家新農村麵貌的“黎明開發區”,這個帶有濃重政治色彩的香餑餑落到了這個原本死氣沉沉的桑園村。
而楊曉波的家,原本坐落在村裏通向市裏唯一的公路旁邊,並排兩座房子有兩百來平米,這兩座房子,建的最早的老房子已經有三十年的曆史,最近的這座,是三年前楊曉波親手批下來,剛剛建好還沒有裝修的新房。
老房子是老爸手裏建造,楊曉波兄弟姐妹有四個,除了妹妹現在在讀研究生,姐姐十年前已經出嫁,但戶口到現在還在家裏,沒有遷出去。
這一次,村裏要改建成體現國家新農村的“黎明開發區”,那這條公路肯定要擴建,這樣,那家裏的兩棟房子肯定要被傷到,前幾天,村裏已經有幹部來家裏做工作了。
而且,聽說到時候農田也要統一重新規劃。
聽到這裏,楊曉波坐不住了,今年他三十四歲,到現在還沒有分到一分田,一塊地,而且,他老婆的戶口還在娘家,也沒有遷過來,雖然說兩人結婚已經十年,小孩現在已經讀兩年級,誰知道到時候村裏還會不會接收?
楊曉波立即掏出手機,給同樣在外打工的老婆打起電話來,要老婆立即回家,把戶口遷過來。
第二天,楊曉波一大早就起**,趕去村裏的村委會,要和村裏的幹部,商談老婆遷戶口的事情。
當楊曉波風風火火的趕到村委會時,門上麵的一把鎖,告訴楊曉波,裏麵沒有人。
於是,楊曉波打了個電話給他老爸,問清楚村主任的家住哪裏,就轉身朝村主任的家走去。
村主任的家是一幢氣派的三層小洋房,門口不但有一口小池塘,池塘邊上,還有一個不小的小山坡,山坡上還種著一片毛竹,大概是附庸風雅——曾經有位很有名的詩人不是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嗎。
楊曉波貪圖省事,抄近路爬上小山坡,從竹林裏穿過。這幾年,他在外麵,上下班都是騎摩托車,今天一天走的路,比他在外麵上班時十天都走得多。
一到小山坡上麵,楊曉波就看到村主任的小洋樓門前,坐著四個人,圍著一張桌子,再打麻將。桌子剛好對著進放的路口,有誰從路上走進來,四人第一時間就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