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結束(1 / 1)

第一次寫小說,每天忙忙碌碌,總是不知所雲。

趙雲,一個曆史上記載很少的人物,卻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神將。不管他是無敵天下也好,不管他是孤膽英雄也罷。每個人心中的趙雲都是自己的英雄,他早早跟隨劉備,有人說他英勇無敵,羅貫中說他一身都是膽。也有人說他終究隻是一個拚殺向前的猛將而已,未能統兵在外,問鼎天下。我倒是覺得趙雲最可敬之處正是他的不爭,他不是一個主動向前的人,所以不管劉備、諸葛亮都覺得他好用,卻沒有人相信他可以有大的戰略思維,所以,當他說出兄弟之情是私憤,家國之仇是公憤是時候,不僅沒有被采納,還直接被無視了。趙雲不氣不惱,依然能夠平心靜氣地接受任務,像極了這世上的大部分普通人。但普通人才是社會的支柱,他們從來不主動,甚至不會去爭去搶,但當工作交給他們時,他們總能展現出超強的能力,就像趙雲一樣,白馬銀槍,衝鋒陷陣,孤膽英雄。

其實,誰又能在這世界上做一個孤膽英雄呢?所以,我編寫了趙雲在河北時的故事,雖然都是虛構的,但我覺得沒有經曆的人成不了能力超卓的勇將。不爭是他的性格,但能力卻是戰場上廝殺出來的。我的小說裏,趙雲的謀略諸葛亮不敢小視,當作同輩中人。勇武不在關張之下,定然也是武聖的能力。一身煞氣是他巧取豪奪的資本,又豈能不是使他裹步不前的束縛。像極了我們人生當中引以為傲的能力,最終成為限製我們前進的最大缺憾。

趙雲的一生結束了,但龍嘯風這個趙雲的靈魂卻還活在世上,下麵他還有什麼曆練呢?

明朝出了一位聖人,他5歲還不會說話,結果開口就能賦詩,十二歲的時候就與眾不同的說出學為聖人才是天下第一等事,二十歲時就定下了通過學習成為聖人的誌向。經曆了中年的磨礪和沉澱後,厚積薄發,一鳴驚人,文臣帶兵,征伐四方。很多人說,他不可學,因為普通人都沒有他那樣的天賦。我承認,因為他文臣帶兵打破了很多常規的思維,數月練就精兵,數月平定數十年的隱患,更是隨處籌集的散兵遊勇便可在一個多月擊敗了5倍與己的敵軍。病入膏肓之時,依然能夠統兵上陣,靠著神武不殺平定亂匪。開學堂,收天下名士為弟子,撥亂反正,為往聖繼絕學。

儒釋道三家,儒生養浩然之氣,佛家四大皆空,道家順其自然。一人學三家,用三家,通三家,用儒家之學令高僧入俗世,用佛家之言教育儒家弟子,以道家習養生。教人直達本心,實現知行合一。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當龍嘯風穿越成為聖人之後,又能做些什麼?能夠學到什麼?曆練出什麼?龍嘯風將在再次穿越的五十多年裏,遇到什麼人,發生什麼事?

你認為他開始修仙了嗎?修的什麼仙?心道又有怎樣的進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