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春去秋來,轉眼之間,三年過去了。嶽方興早就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他是在笑傲江湖的世界中,如今是華山派掌門嶽不群和其夫人寧中則的兒子。作為改革開放後在電影《少林寺》氛圍中長大的年輕人,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武俠夢,很少有沒看過金庸的武俠的——即使沒看過小說的大多也看過電視劇,嶽方興自然也看過,雖然他前世隻是大略的看過幾遍,並沒有對武俠方麵有特別的考證研究,但大名鼎鼎的《笑傲江湖》的主要人物和情節還是記得的:嶽不群、令狐衝、林平之、嶽靈珊……;福威鏢局滅門案、劉正風金盆洗手、嵩山五嶽會盟……,至於具體的細節令狐衝在哪裏吃飯打架、劉正風什麼時候金盆洗手就記得不太清了。但也沒關係,畢竟他的到來已經是一個變數,以後那些情節還會不會發生就不太好說了。
這三年嶽方興也沒有閑著,雖然他人小尚未習文練武,但他也經常做些簡單的鍛煉,畢竟在古代嬰兒成活率並不高。而且他結合前世所看的一些育兒寶典和大腦開發方法,著重對自己的大腦加以鍛煉,不知是不是這個世界元氣充沛、環境好的原因,他的大腦開發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現在幾乎過目不忘,就是大段拗口的文字,讀上幾遍也能快速背誦。不過他現在是小孩子,接觸東西少,心思單純,不見得長大以後還是這樣,做不得準。但嶽方興估計自己這方麵即使比不上令狐衝,也差不到哪去,原書中令狐衝一篇艱辛晦澀的獨孤九劍聽了兩三遍就能背誦下來,自己的記憶力即使長大後有所退步應該也能維持這個水平,甚至還會更強;並且他現在思維敏捷,遠勝前世,按照這個世界的說法就是悟性高,再加上前世係統教育培養出的科學思維方式,若是頭腦還比不上令狐衝那就真無地自容了。
不過常言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嶽方興深知韜光養晦之理,因此他並沒有特別表現出來,嶽靈珊什麼時候會走路他就什麼時候會走路,嶽靈珊什麼時候會說話他就什麼時候會說話,凡事他都學著嶽靈珊,總體上給人的感覺就是有些沉默,不如同年齡段的小孩活潑。但嶽不群夫婦沒有育兒經驗,隻以為他天性如此、性格內斂罷了,並不以之為異,孰不知嶽方興幼小的身體裏藏著一顆成熟的心。
這幾年間嶽不群夫婦忙於照顧子女,華山派沒有人在江湖上行走,幾乎與封山無異,在江湖人心目中也威望漸跌,隻是仗著數百年威名才勉強保住江湖大派的位子罷了,若不是有些人擔心華山派還有隱藏的老一輩的高手,說不定連華山山門也保不住。前些時日,嶽不群有感於這種狀況,決定下山行走,重振“君子劍”威名,同時也希望能在山下找到幾個佳弟子以光耀華山門楣。現在離他下山已經好幾個月了,山上隻餘寧中則和嶽靈珊、嶽方興二小以及幾個仆人。
這一日清晨,嶽方興起了個大早,偷偷爬到朝陽台上,觀看聞名的“朝陽日出”。過了一會兒,太陽爬了上來,隻見雲破天開,東方送曉,一線晨曦由灰暗變為淡黃,又由淡黃變作桔紅,繼而整個東方顯現出五彩雲朵,或成塊、或變條,或折皺層層,赤紫交輝,瞬息萬變,目不暇接。緊接著,整個天際漸明,尤其是東方彩雲變幻莫測,速度之快令人驚歎,有時像野馬奔馳,有時如金龍獨特狂舞,有時似群鳳翔飛,有時若孔雀開屏。半邊天的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頓時染出一幅幅金碧輝煌的錦緞,有的飄然飛走,有的折疊一塊,有的點綴其間變成花朵,其美妙難以用筆墨繪描。總之雲霞霧靄相映,色彩斑讕無比,山嵐光寶氣閃爍,大自然的造化真是令人驚歎。而嶽方興也是身披朝霞,似被塗上了一層絢爛的、難以說清顏色的光彩。
嶽方興看的如癡如醉,遠望朝陽越升越高,心中也若有所悟:人的一生如同日出日落,有出生也有死亡,正是一個循環,自己的前世已然過去,今生才剛剛開始,與其緬懷於過去還不如迎接未來,創造新的高峰。想想自己這三年來雖然乖巧,沒有讓父母特別的操心,表現與其他孩童並無不同,但也沒有對父母特別的親進,而且自己還時常想起前世,甚至因為前世小說中對父親嶽不群“偽君子”的描寫而對父親不自覺的有了偏見。現在想想真不應該,且不說父親是不是“偽君子”——一個人如何能連妻子兒女徒弟都瞞過偽裝幾十年不露破綻?為人子女者又怎能怨懟父母,怎麼能聽信他人之言或以未發生的事情為依據呢?即使父母有錯也應提醒他們,將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引導。想想嶽不群、寧中則對自己的關愛,自己真是大不應該,枉為人子。前世就且當作一場夢,讓它隨風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