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不再看到有新的難民到來。
官府統計過後,便準備安排這些人的去處,畢竟一直在五湖鎮外也不是一回事。
丹清鬆和官府的人打了聲招呼,說他們可以安排一批人的去處,當然並不多,最多也就百十口子。
官府自然是樂意的,丹家人這次在救濟災民中幫了大忙,這點事自然是不會多說什麼,更何況這也算是幫官府解決一部分問題。
丹清鬆打過招呼之後,便帶著劉力父子三人去臨時避難所,寶兒說要找一些善於種田,養殖的,不必是專業的,但必須勤快麻利。
對於這些,丹清鬆也不是很懂,還好劉力懂得這些,讓他過來也算是幫忙掌掌眼。
經過幾番溝通後,也是定下了六十個青壯年,這些青壯年有的也是拖家帶口的,所以總體大概是有一百一十人左右。
丹寶兒打算弄個種植基地,需要一批有勞動能力的壯年,拖家帶口也不怕,正好婦女平時可以做做飯之類的,總歸會給他們發工錢,不會虧待了他們。
定下這批人之後,怎麼安排還真是個問題,這麼一百多口子人,都帶進丹家顯然是不現實的,一是住不開,二是吃飯就是個問題,但是也不能不管他們。
眼瞅著就要過年了,丹寶兒很是惆悵。
劉力知道這事以後,便給提了個意見,“小姐,都是農家的漢子,糙得很,雖然天冷,但是我之前聽二少爺說您要弄個種植基地,就在那邊臨時搭一排房子,先住著就行。”
丹寶兒感覺這樣不好,收留了這些人就要對這些人負責,這時周煜看出來寶兒的猶豫。
周煜便提議道:“我覺得這個方法可行,臨時搭建一些房子,先住著,左右翻過年去,天一暖和我們種植基地就開始了,到時候分一批人出來再正式的蓋房子,也來得及。”
“目前來看,也隻能這樣了。”丹寶兒暫時想不出來更好的辦法,便隻能同意。
這件事交代下去,自有劉力帶著兩個兒子操辦這些。
丹寶兒看得出來,劉力很積極的在證明自己留下對丹家是有價值的,雖然他那兩個兒子比較沉默寡言,好在劉力是個靈活的。
劉力把人聚集起來,把丹家的打算說給大家聽之後,這一眾人都是熱淚盈眶。
他們跋山涉水,背井離鄉,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有人不但願意收留他們,還願意給他們提供住的地方和營生,早就感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當即有幾個人站出來:“劉大哥,麻煩您給東家傳個話,就說我們這些泥腿子謝謝東家的恩情,以後一定好好幹活,不辜負東家。”
其他人都是應和著。
這邊解釋明白之後,丹清鬆和丹清柏兄弟二人便帶著眾人去往馬溝村附近的空地,選擇了合適的位置,抓緊搭建臨時住所。
好在建築材料都不愁,丹寶兒早就準備好,放在後院了。
事不宜遲,這些人幹的熱火朝天,總算是在過年的前兩天把這些臨時住所搭建好了。
一排排的木質房屋雖然不是很保暖,但是至少能抵擋部分風寒,丹寶兒安排了一批取暖用品,像是湯婆子,火盆之類的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