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再見山茶時(1 / 3)

一天後,完整的影片隻能在各類網盤裏麵見,至少在直播平台上麵,已經隻剩下一個十分鍾不到的幕後剪輯。

當桑景打電話向屈童致歉的時候,在電話裏麵,這位飽受童年記憶折磨的劇作家卻語氣裏麵帶著一股子輕鬆的意味。

他並沒有指責山河文化沒能完成他片子上映這件事,而是表示這個片子被拍出來,被人看見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不管是不是在大屏幕上麵,隻要能傳播出去,就已經了卻了他的心願。

在電話掛斷之後,桑景的電子郵箱裏收到了屈童的好幾封郵件,那是他之前說要給山河文化免費拍攝的本子。

之前他們商談劇本拍攝的時候,桑景曾經開玩笑,等到影片上映的時候,再執行之前的約定。而現在,即使影片沒有得到正式上映,屈童仍然把這些本子發了過來。

至少說明他是真的挺滿意這次的拍攝的吧,桑景伸了個懶腰,把那部名為《再見山茶時》的影片宣傳計劃放到了一邊。

雖然之前已經有過預料,這部片子難以上映,但是相關的公關計劃卻還是做了出來。因為接下這個劇本,本身不僅是給屈童圓夢,更是表示現在的娛樂行業和以前的娛樂圈是徹底不一樣的存在。

因為這部鬧得滿城風雨的片子,桑景的團隊加了一個星期的班,而現在,他們終於可以鬆鬆那根緊繃的腦弦了。

然後,第二天,剛剛來上班的桑景就被“著名編劇屈童自殺身亡”的新聞給砸懵了。

昨天晚上回家後,關掉手機美美睡了個整覺的桑景並不知道屈童在深夜連著發了好幾條微博。

針對輿論說他劇本誇大的言論,他沒有做過多辯解。而是拍了這麼多年過去,仍然傷疤尤清的照片發到自己的社交賬號上。

再然後,就是精神病院的診斷報告。

到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原來天賦異稟的著名編劇其實一直以來都在受童年陰影影響。

他其實一直在自救,沒有人願意失去自己的生命,即使是過往的泥淖一直在拖著他下沉。

但是,就在他努力從那片泥淖中往外爬的時候,他無意中得知當年造成他們這些孩子苦難的人販子因為在監獄裏麵表現良好,提前出獄了,他還是忍不住絕望了。

當年在這起重大案件中被救出的孩子們,幾乎個個早夭。他們或是因為身體原因,或是因為精神原因。

十多年下來,能夠頑強活下來,還算正常地融入社會的,就隻剩下屈童一個人。

受害者還在黑暗裏踽踽獨行,始作俑者卻已經站到了陽光裏,多麼諷刺的一件事啊!

能夠被歸入最血腥、最殘忍電影分級中的影片,是他們這些人的真實經曆。

人們站在光明處,害怕黑暗,便想要無視他們的存在,想要偏過頭去不看,想要反駁哪有這種事情發生,但現實哪裏是天真的童話故事。

陰影和黑暗一直都在,隻不過隨著人們手中法律武器的強大慢慢收攏了自己的範圍罷了。

有人指責他的片子中一點人性的光輝都沒有,他純純為了噱頭誇大了人性中的黑暗。

但是,當年他們身邊的那些人,無論是始作俑者的人販子,還是前來消費的“客人”,還是明知道有人在做不法事情的房東,還是被嚇壞,心甘情願作為倀鬼的被拐男童,都的確是最黑暗的、最冷酷的。

難道非要為了上映,為了迎合規則的審查,便要把他們的醜惡嘴臉寫的美一點嗎?

不!

這種事情,他隻要想一下,便覺得頭痛難忍,惡心無比!

這麼多年來,不是沒有人勸他把劇本改的陽光一點,但是這不是他能接受的。

因為他知道,在這件事情上,任何一點粉飾,都是對於他們這些孩童痛苦哀嚎的踐踏。

沒有人知道,他在看到輿論場上那些討論給人販子輕一點量刑時的悲傷,那個時候他還沒有走上編劇的道路,隻會在麵對這種言論的時候,笨拙地和人在網上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