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日軍的東南亞戰場(上)(2 / 2)

“恩!這個問題,我想好了,咱們先打衡水!先收拾那裏的日軍!具體的咱們回師部再說吧!我順便讓你看看最近的日軍資料!”蕭飛揮了揮手,跟眾人告別了以後,就回到了德州城的3師師部。

德州3師師部

“孫師長,你自己看看吧!這是我們情報局最近一段時間內收集的有關日軍的各個動向!”坐在師部會議室的蕭飛示意在一旁的衛兵將一摞資料遞給了孫航。

“嘶嘶!”

“將軍,這是。。”孫航拿起資料,看了幾眼以後,就嘶嘶的抽著冷氣,一臉的不敢相信。

資料上邊顯示,小鬼子在中國戰場上雖然漸漸的不景氣了,但是他們的其餘部隊卻在菲律賓一帶的東南亞戰場上,接二連三的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東南亞戰場:日軍屢屢得手

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狂妄的日本開始向東南亞諸國發起進攻。

1941年12月8日,日本進攻菲律賓,麥克阿瑟在菲律賓脆弱的防守被擊碎,他被迫帶著美國軍隊和菲律賓軍隊退守巴丹半島。

1941年12月10日,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在馬來海戰中被日本海軍航空兵擊沉。兩艦上2743名官兵中793人陣亡,其中包括菲利普斯海軍中將和裏奇艦長。馬來海戰被認為是航空兵以航行中的戰列艦為交戰對手並將其擊沉的首次戰例。

1941年12月25日,日軍占領香港,暴行持續了整整三天。英國在東亞固守這一孤立據點,在抵抗了17天後投降。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軍司令帕西瓦爾簽訂投降書,新加坡棄守。

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島荷軍投降。

1942年3月12日,為了防止麥克阿瑟被日軍俘虜,在羅斯福總統的命令下,麥克阿瑟丟下他的7.8萬大軍,留下一句“我會回來”的豪言壯語,與當時的菲律賓共和國總統奎鬆乘坐一艘魚雷快艇,離菲赴澳就任聯軍統帥。

1942年5月6日,菲律賓淪陷。

1942年5月8日,緬北重鎮密支那失守,中國遠征軍全麵撤退,緬甸落入日軍之手。

941年12月用於印尼作戰的日軍是第16軍,軍長今村均中將,兵力僅一個半師,即第2師團、第56混成旅團和川口支隊。因此無法組織大規模進攻,隻得分兩階段實施,先掃清外圍,再強攻爪哇島。

1942年日軍大本營將剛完成香港和馬尼拉作戰的第38和第48師團劃歸第16軍,第3飛行集團和第11航空艦隊負責空中支援,最新組建的第2艦隊南方部隊負責海上支援。

同盟國方麵,印尼當時為荷蘭殖民地,主要兵力為6.5萬荷印軍和1.6萬美澳軍,但荷印軍下級軍官和士兵多為印尼當地人,與中上級荷蘭軍官存在深刻矛盾,而且裝備低劣,訓練又差;美澳軍則是剛從菲律賓撤下來的敗軍,士氣低落。

日軍第一階段作戰,分為西、中、東三個方向。

西路主要兵力為川口支隊和第38師團,川口支隊是由第35旅團旅團長川口清健少將指揮的第124步兵聯隊,加強有海軍陸戰隊和工兵一部。12月16日在米裏登陸,然後兵分兩路向婆羅洲縱深推進。

2月14日,久米精一大佐指揮的第1空降旅在蘇門答臘島巴鄰旁傘降著陸,經過激戰攻占巴鄰旁。次日,第38師團先遣部隊趕來,協同空降兵鞏固巴鄰旁。2月18日第38師團主力也抵達,完整奪取了巴鄰旁油田。

中路,以阪口支隊為主要兵力,阪口支隊是由第56混成聯隊長阪口靖夫少將所部,加強有炮兵和工兵一部。負責奪取婆羅洲東南的打拉根、巴厘巴板和馬辰。1月11日,日軍在打拉根登陸,但遭到荷印軍頑強抵抗,直到14日才攻取打拉根,此時島上的石油設施已遭到嚴重破壞。

1月24日,日軍又在巴厘巴板登陸,三天後攻占機場和巴厘巴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