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過年(五)(求推薦求收藏)(1 / 2)

大年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村瑞氣,喜氣洋洋。小輩們一早起來,穿上新衣服,首先就是去給長輩拜年。

這一天,孩子們最高興了。身上的新衣服漂亮,人也靈巧了許多。看到長輩,雙手一合,拜上幾下,說上幾句吉祥話,就能得到很多好吃的零食和壓歲錢。有了壓歲錢,可以買些好看的紙卡片(以前的流行玩具)與夥伴們玩個痛快。

大年初一,有些舊習俗,倒也有點意思。先說吃的。舊例,大年初一不能動刀(顯示和諧嘛),再說掃地,要從門檻起往裏掃,不能朝外掃,而且把垃圾掃進畚鬥後不能去倒掉的(第二天再倒掉),這叫家中財氣隻進不出。還有是不能說髒話,說髒話要用草紙擦嘴的。這倒也是文明的一種體現。小孩子滿嘴髒話,也顯示了這家的沒有教養,大人也會感到臉上無光的。...

春節裏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裏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夜裏外麵沒斷過鞭炮聲,林天辰守歲一夜沒睡,精神還是很好的,換上新衣服,還有就是把小雨欣給叫起來了,昨夜開始的時候小雨欣還有很好的勁頭,可是沒多久就迷迷糊糊了,看到她瞌睡來了,就把小雨欣送到房裏麵讓她睡覺去了。現在給小雨欣換上新衣服,新鞋子,把她打扮得象個小公主一樣的,外麵天也亮了,一家人出了門,去林天辰爺爺家去拜年去了,拜了爺爺的年後,就是村裏麵的那些長輩們,也要一一去拜的。村裏麵熱鬧的很,人來人往的,喜氣洋洋,鞭炮聲不斷。

從初二開始,一般就進入走親訪友的活動了。站在村口,常可看到一撥撥來來往往的人群,說說笑笑地,很開心的。以前一個村莊裏的基本上都是長住戶,所以,對於來的是哪家的親戚,也幾乎能猜到八九不離十。說到走親戚,這手頭上總得拎點禮品,尤其是小輩去拜訪大輩的。過去是拎“包頭”(如棗子、桂圓之類),現在是禮盒,級別高了許多。走親戚的禮品一般總是像走馬燈似的,你拎到他家,他拎到我家,等等。現在的家庭子女多,親戚也多,光走親戚也得化上好幾天。所以除了輪到自己家吃的忙上一天外,足可以在外吃上好幾天了。過年,基本上也就是吃吃、走走、玩玩,或者睡個懶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