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總覺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長大後會嫁給愛情,事業成功,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可是現在,我卻大哭著反問母親:為什麼不讓我住校?全班同學都會住校,為什麼讓我一個人?母親沒有耐心解釋,隻是幹著自己手頭上的活。那時候我感覺天要塌了,世界拋棄了我,可能世界從來也沒有擁有過我。
我蘇易,出生在蘇州一個農村,從小皮膚就黑黑的,跟著表弟到處亂跑。父母白天上班,自己一個人在家,餓了就到不足百米遠的外婆家,跟表弟一起看電視、寫作業和瞎玩。那時候農村還是原始的樣子,沒有水泥路,沒有網絡,童年隻有一台電視機,白天在村子裏到處亂逛,抓魚,扔石頭……吃完晚飯,就跟弟弟守在電視機前看著中央六台的動畫片。
我的性格十分不討大人的喜歡,內向的很,再加上黝黑的皮膚,成績中等,瘦削的身材,沒有劉海,紮著一個馬尾辮,就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小女孩。上完小學後,由於農村人口不斷流失,出生率的降低,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學校砍掉了高中部,再後來連初中也沒有了,而麵臨升初一的我,被迫要去鎮上上學,遠離那個我熟悉的村子和表弟。
我討厭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而最讓我恐懼的是我要和以前的同班同學分離,這讓我感覺生不如死,我祈禱那天晚一點來,可是那天還是如期而至。一個農村的黑皮膚小女孩,再見到班上的城鎮女孩後,更加感覺到自己的卑微,他們穿著精致,討論著最近的電視劇,分享自己新買的貼畫和明星海報,我對此卻像個旁觀者,無法加入也不願意加入。
我的性格為什麼會這樣呢?後來長大後我仔細思考了很久,覺得有兩個個方麵的原因:第一遺傳因素,我的母親也是這種性格,小時候也內向,不願意喊大人,這是她自己多次在我麵前承認的,但是我覺得這隻是但是我內向的一小部分;第二愛的缺失,我從小就沒見過我的爺爺奶奶,父母白天上班我也見不上,我睡覺的時候他們才下班,後來父親外出打工,更加感受不到他對我的關心,由於他們無法照顧我的生活,我隻能每天呆在外婆家跟表弟一起。
長大後,我慢慢的接受了自己是個平凡的人的事實,於是我不斷的想要改變自己的性格,多去感受生命中一些美好溫暖的事情。我嚐試主動與人交談,逐漸改掉自己忍不住否定別人的毛病,開始學會打扮自己,發現自己的美。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古怪孤僻的女孩,沒人願意主動與我交談,甚至孤立我,直到遇見他,莊徽。
莊徽是個鎮上的男孩,家離學校很近,近的與學校隻有一牆之隔。後來我站在操場上時常望著他家的方向,那一排房子長的一模一樣,而我甚至分不清哪個是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