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南陽群雄(一)(1 / 2)

雖然我離開曹操的大帳後,並不知道郭嘉等人的謀劃。但對於曹操是否會翻臉,卻早有應對。曹操真正的大敵是漢獻帝和袁紹、劉備等,單憑自身力量是很難對付的,所以在打倒這幾個大敵前,還是需要與我結盟。即使曹操突然發難,將我幹掉,也動搖不了大齊國的根基。之前我等已商定,如果我被幹掉,就擁立陳登為齊王。陳登的謀略遠在我之上,成為齊王隻怕曹操更難應付。同時,我軍在堵陽的大營也做好準備,不怕曹軍的襲擊,哪怕是來去如風的速攻大將夏侯淵。

回到自己的大營後,全軍立即拔營,向南陽進發。由於大齊國軍隊和曹操的魏軍都在堵陽集結,合計達二十萬大軍,龐統覺得難以應付,所以早前已從堵陽向南陽撤退,這樣我軍進展順利。

齊國大軍擺開九宮八卦陣,緩緩進發,如此便不怕龐統和徐庶的伏兵,正好交戰。不久大軍到了博望。《三國演義》中將博望坡的位置搞錯了,說博望在宛城和新野之間,即宛城南麵。實際博望坡在宛城東北,距離堵陽不遠。曹軍如從宛城進軍新野,是不用經博望坡的(《三國演義》中類似的地理錯誤很多,遊戲中都糾正過來了)。

齊國大軍趲行之間,望見前麵塵頭忽起。我便將人馬擺開,問軍師吳用曰:“此向是何處?”吳用答曰:“前麵便是博望城,後麵是羅川口。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軍馬。”由於《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第一戰就是在博望坡火燒曹軍,我怕龐統也來這一手,下令分一半精兵作前隊,其餘盡護糧車而行。

前麵塵頭逼近,原來是南陽敵軍第一大將、武力排隋末第四條好漢的雄闊海。隻見其身長一丈,腰大數圍,鐵麵胡須,虎頭環眼,聲如巨雷,使兩柄板斧,共重一百六十斤,兩臂有萬斤氣力。陣前罵曰:“汝等追隨陶應,如孤魂隨鬼耳!”齊軍先鋒秦明大怒,揮舞狼牙棒縱馬來戰。兩馬相交,不數合,雄闊海詐敗而走。秦明從後追趕。雄闊海約走十餘裏,回馬又戰,不數合又走。

花榮拍馬向前諫曰:“雄闊海誘敵,恐有埋伏。”我曰:“敵軍如此,雖十麵埋伏,吾何懼哉!”遂不聽花榮言,直趕至博望坡。一聲炮響,伍天錫又引軍衝將過來,接應交戰。隻見伍天錫身高一丈,腰大十圍,紅臉黃須,使一柄混金镋,重有二百多斤,有萬夫不當之勇。齊軍中第一個慣於衝陣的董平挺雙槍而出,伍天錫戰不數合又走。

我笑謂花榮曰:“此即埋伏之兵也!吾今晚不到宛城,誓不罷兵!”乃催軍前進。雄闊海、伍天錫退後便走,時天色已晚,濃雲密布,又無月色;晝風既起,夜風愈大。我隻顧催軍趕殺。趕到窄狹處,兩邊都是蘆葦。花榮又謂我曰:“欺敵者必敗。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奈何?”

言未已,隻聽背後喊聲震起,早望見一派火光燒著,隨後兩邊蘆葦亦著。一霎時,四麵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雄闊海、伍天錫率領數萬嘍囉兵,趁機回軍趕殺。

我軍早有準備。公孫勝有“落雷”的特技,可呼風喚雨。隻見公孫勝揮劍指向空中,道一聲“疾”!很快狂風驟起。風過處,四下陰雲漸合。忽見黑煙一道,衝上空中,一聲響喨,雷電齊發,大雨如注。頃刻之間,街市成河,溪澗皆滿,足有三尺甘雨。博望坡兩邊的蘆葦大火,均被一下澆熄。

“落雷”這一特技,遊戲中隻有少數武將能夠使用,殺傷力巨大,可引發對方隊形混亂,尤其適合對付火攻。隋唐武將中無人會此特技,三國武將中,也隻有諸葛亮和張角兄弟會使;水滸武將中則會的較多,如喬道清、樊瑞等,當然最厲害的還是公孫勝。這時公孫勝用“落雷”特技破了南陽軍的火攻,大齊軍氣勢如虹,呐喊掩殺。雄闊海、伍天錫大吃一驚,害怕所率嘍囉兵被齊軍的九宮八卦陣裹住,立即奪路而逃。滂沱大雨中,兩軍攔住。當先大將,乃秦明、董平也。雄闊海、伍天錫謹記龐統吩咐,火攻計策無效時便應退兵,於是縱馬混戰,投小路奔逃去了。但手下數萬兵馬卻難以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