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恭謹的對著劉協說道:“那陛下說我們現在該怎麼去做。”劉協曬然一笑,道:“等唄,繼續抓緊對羽林軍的控製,八園校尉既然不能都抓在手裏,那就以各路禁軍,羽林軍,虎賁將領為主,這些還需公達費心了,朕不能輕易見這些將領,還需公達來出麵處理,若能手握兵權,對付董卓也不至於手無縛雞之力,也不會錯失良機了。”
荀攸歎道:“隻能如此了。”
劉協對荀攸輕聲道:“既然公達大人對於此事還有些憂慮,不然你去幫著董卓處理三日後的進位事宜,切記不可讓我們這邊的人輕舉妄動,朕怕他們一時激憤做出傻事來。”劉協特意提醒了一下荀攸,來世的記憶都有過荀攸刺殺董卓失敗而入牢的曆史。荀攸行禮道:“臣曉得厲害。”
劉協滿意的點點小腦袋,笑道:“那就拜托公達多費費心了。”
荀攸施了一禮,便退了出去。
劉協一個人在書房裏沉思起來,現在的時間差不多也快到十一月份了,曆史上董卓也是這個時候自立相國,加封太師的。也是因為這個事情導致了曹操刺董失敗,十八路諸侯齊聚洛陽。而現在的司徒王允經過荀攸按時也有心倒像劉協這一邊,隻是王允官高位重,如此明目張膽的倒過來,怕是引起董卓注意力從而對劉協不利,所有一直沒有和劉協有過過多的接觸。
王允此人劉協也見過幾次,雖人老,但一身忠心還是不可以否認的,其政治水準也頗高,隻是問題在於,到底要不要讓王允暗排曹操去刺董,引得十八路諸侯齊聚洛陽,到底好還是不好,別是董卓跑了,還要壓著劉協一起跑到長安,那可就得不償失了,畢竟好不容易拉來幾隻軍隊在手上,去了長安,董卓的大本營,身邊無人的劉協可就更難辦了。
到底要不要刺董呢。劉協一個人在書房裏苦苦的思考著,完全忘記剛才誰對荀攸提醒不要刺殺董卓。
......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一月,董卓進位相國,加封太師,在洛陽的勢力一時間達到了頂峰,附庸宵小之輩雲集董府,百姓大罵朝廷無德者絡繹不絕。
在朝廷上,年幼的劉協很爽快的答應了百官的請求,甚至還暗地裏要求忠漢官員一起上奏,批準董卓為相國的時候,劉協還誇了一句:“洛陽有董相國乃朝廷之福,大漢有董相國乃百姓之福。”樂的董卓哈哈大笑,連準備好威脅劉協的話都沒派上用場。
事後,劉協交代荀攸聯係了右校尉淳於瓊,屯騎校尉鮑鴻等幾位將領,抓緊時間操八園校尉新軍。另外也要荀攸差人和羽林軍,虎賁等幾位將領聯係,抓緊時間拉到劉協一派來。也交代了荀彧利用閑置在家的時間用家中仆人,在洛陽城中大肆宣傳不利於董卓軍的消息,激情民憤,結果讓劉協大吃一驚,原來董卓軍紀敗壞,自董卓入京後,百姓受董卓軍隊欺淩已久,打砸淫擄不計其數,都不需要宣傳負麵消息,董卓軍在百姓之間的民憤已經是聚集了一個瓶頸,不得不發的地步了。
荀攸等人也察覺到了劉協在準備著些什麼,每次問起來的時候,劉協總是笑著說道:“萬事有備無患。”弄得荀攸等人一頭霧水,猜不透劉協小腦袋裏打著什麼算盤。
劉協心裏打著什麼樣的算盤?
劉協自己也清楚,劉協也不是聖人,完事都能算的齊全,隻是劉協想了許久,決定了讓曆史按照正常的軌跡行駛著。若不能改變現狀,劉協還是怕董卓萬一不和曆史上的一樣,若他直接來個逼宮讓位之類的,劉協還是抵擋不住。畢竟相國之上已經沒有位置可以讓董卓眼饞了,若丟了皇位,劉協九歲小兒一個,隻能默默無聞的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了。
劉協唯一可以依靠的,唯一可以想到的就是十八路諸侯了,借力打力,渾水摸魚,這就是劉協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