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拾穀穗(1 / 3)

二更、肥章哦,求訂閱、粉紅、推薦以及一切票票。

………………*……………………………

“今天就能拾了?”連蔓兒放下手裏的活,問小七。

小七點頭,“剛才聽說,那邊的莊頭放話出來,可以拾了,二丫都已經去了。”

“那咱也去。”連蔓兒連忙道,“小七,你去趟打穀場,讓姐和哥也回來,咱都去。”

“哎。”小七答應了一聲,就跑出去了。

拾秋,是秋收後,鄉村一項特有的活動。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在田地的主人收了莊稼後,允許別人進到地裏,撿拾遺漏在地裏的莊稼,比如穀穗、高粱穗這些,其中主要的是拾穀穗。

拾秋的時間也有講究,隻有在人家將地收拾過後,才能進地裏拾秋。比如人家在前麵割穀子,你就緊跟在後麵撿,那即使是最厚道的莊稼把式,也會毫不客氣地將你趕出地裏去。那不叫拾秋,那叫明搶。

約定俗成,拾秋是屬於孩子們的專利。一年四季,除了過年,小孩子們最快樂的季節,就是秋天,雖然這也是他們最忙碌,最勞累的季節。

一會功夫,連枝兒和五郎就跟著小七回來了。連蔓兒就和張氏說了一聲,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柳條籃子,一人手裏提了一個,就往地裏走。

他們要去拾穀穗的地方,比較遠。是在南山更南麵,與她們常去挖野菜的田地,還隔著一道小山梁。那裏有一大片的莊田,據說是一戶姓沈的大戶人家的。說是沈家的人住在府城裏,像這樣的莊田不知道有多少處。今年這片田裏種了大片的穀子。今天剛剛收拾好,田莊裏的人放出話來,拾秋的人可以進去拾穀穗了。

等連蔓兒他們趕到的時候。已經有許多的小孩子在地裏了。他們都提著籃子,彎腰在地裏尋找著。連蔓兒看了看,這一片地少說有三四傾。地裏的穀子已經收割過了,隻剩下大約兩寸來長的穀子杆茬。地頭還有一捆捆的秸稈沒有運走。地裏散落著一些秸稈。

小米粥的營養是很好的,今年連家沒有種穀子。連蔓兒打算盡可能多地拾些穀穗回去,以後早上就有小米粥喝了。

一到了地裏,幾個孩子迅速尋了塊地,保持了一定的間隔排成一排,開始從地的一頭往另一頭慢慢尋找。連蔓兒一手提著籃子,一手拿著根樹枝。眼睛迅速地在地上搜索著,還用樹枝將散落的秸稈和雜草撥開,尋找穀穗。很快她就發現,一個金黃飽滿的穀穗,就藏在散落的幾根秸稈和野菜中間,連蔓兒忙彎腰將穀穗拾了起來,放進籃子裏。

這種意外收獲的感覺,真是好。連蔓兒找到了一個穀穗,心情立刻飛揚起來。畢竟是人家收拾過的地,有些穀穗。隻剩下半截,或者少半截,有的上麵的穀子粒大多都脫落了,但是這些都被連蔓兒當寶貝似地拾起來。積少成多。這個道理她懂得。

勞動中的時間過的特別快,太陽已經升到正當空。秋天的日光曬到人身上,時間久了,是會感覺到疼的。好在連蔓兒戴了草帽,全身都裹的嚴嚴實實,就是出些汗,還不至於曬傷。他們已經從地的一頭,走到了另一頭,連蔓兒的籃子裏已經有了多半籃子的穀穗。在他們前麵,隔著一條河灣,是一個村落,村頭有一所大莊院,就是這田地主人的莊子。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村中的人多是佃著這莊子的地,而這莊子的主人姓沈,這個村子就叫做小沈屯。連蔓兒知道,在更南麵的地方,還有一個村子,叫做大沈屯。

再回頭看一看,她們已經離三十裏營子很遠了,三十裏營子在連蔓兒眼中,變成了一簇小黑點。

“咱歇一會吧。”連蔓兒招呼幾個孩子到自己身邊來。

就在這個時候,河灣那邊有兩個人牽著一匹馬慢慢地走了過來。

連蔓兒看了一眼,也沒在意,就和連枝兒、五郎和小七在地頭坐了,她從籃子裏取出個布包,打開來,裏麵是四個煎餅卷子。這是早上烙的煎餅,連蔓兒在裏麵刷了一層肉醬,卷了蔥絲、幹豆腐絲、酸豆角,就是打算加餐的。

幾個孩子將煎餅卷分了,大口大口地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