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去了。”連枝兒搖了搖頭,“爹娘都在鋪子裏,家裏這些雞鴨啥的,離不開人。”
“那好吧,”連蔓兒見連枝兒這樣說,隻得點頭。連枝兒說的有道理,而且她今年十五歲了,雖然說定親還嫌小了一些,但卻也開始知道避忌,而且她性子偏愛安靜,不像連蔓兒那麽好動。
連蔓兒就找了小和尚元壇來,幫著她提了籃子,到鎮上來找王幼恆。前天是王幼恆十七歲的生日,王幼恆被他家裏叫回縣城去過生日了,說好今天回來。連蔓兒現在去找王幼恆,就是邀請他來吃一頓飯。
至於雞蛋和薺菜餡的餃子,是連蔓兒的主意。他們與王幼恆交好,常送些東西給王幼恆。那兩雙鞋子,是張氏和連枝兒一起做的。以前她們家條件不好,給王幼恆的是布鞋,現在她們的條件好起來了,鞋麵就改用軟緞子了。
到了濟生堂,王掌櫃就迎了上來,說王幼恆已經回來了,在後院,還打發了一個小夥計幫著連蔓兒提東西。
“怎麽這麽早就過來了,”王幼恆正坐在桌邊,手裏拿著一卷書,見連蔓兒來了,就放下書卷,起身笑道。
“不早了。”連蔓兒笑著將帶來的東西都放在桌子上,
王幼恆看了看小夥計放在桌上的食盒,還有連蔓兒提進來的籃子。
“蔓兒,不是和你說了,怎麽又拿這麽多的東西來。”
“都是家裏的東西,並沒有花錢的。”連蔓兒笑道,接著又問。“幼恆哥,你吃過早飯了沒。”
王幼恆見連蔓兒轉開話題,也就沒再多說什麽。連蔓兒一年待他至誠,若多推辭,反而顯得生分。他讓小夥計送上茶來。就和連蔓兒在桌子旁一起坐下來。
“又給我帶了什麽好吃的。”王幼恆笑著問。
連蔓兒就將食盒打開來,旁邊伺候的小夥計很有眼力勁地送上來碗筷。
“是薺菜餡的餃子。”連蔓兒笑著告訴王幼恆,“本來還能早點送來。可怕菜不新鮮,就早上現去挖的,回來包的餃子。幼恆哥。你吃過早飯了也沒事。你先嚐嚐。看好吃不。剩下的,等晌午用油稍微煎一煎,就可好吃了。”
這麽說著話,連蔓兒又敲開了一個雞蛋遞給王幼恆。
“幼恆哥,你再吃個雞蛋。我們村裏的規矩,過生日都要吃餃子和雞蛋。”
王幼恆這才明白,連蔓兒是給他過生日來了。
“好,”王幼恆吃了餃子又吃了一個雞蛋。然後看在食盒裏還剩下的九個雞蛋,抬起頭問,“蔓兒。你怎拿了這老些雞蛋來,不是打算都讓我一次吃我吧。”
“是啊。”連蔓兒故意點頭道。不過一說完,她自己先忍不住笑了。就算王幼恆肚子餓著,一次吃下去十個雞蛋,隻怕也很困難。“我開玩笑的,幼恆哥,這餃子和雞蛋,你都慢慢吃沒事的。”
“那就好,那就好。”王幼恆做出鬆了一口氣的樣子,拍了拍胸口,“我還真嚇了一跳。”
“幼恆哥,你再試試這兩雙鞋,看合不合腳。”兩個人笑了一會,連蔓兒又將那兩雙緞子麵便鞋從籃子裏取出來,遞給王幼恆。
王幼恆略微遲疑,還是將鞋子接了過去。一大早去挖野菜,就是為了給他包的餃子餡更新鮮,雞蛋一下子就送了十個。這些吃食還罷了,這兩雙鞋子,莊戶人家的千層底,一針一線,可是需要不少的工夫。而且,一般的關係,送什麽都不會送鞋子。
王幼恆將兩雙鞋子托在手上,兩雙鞋子的分量並不重,但鞋子上滿載的深情厚誼,卻是無法估量的。
“蔓兒,你們現在這樣忙,這鞋子以後還是……”王幼恆斟酌著說道。
“幼恆哥,你可千萬別和我說這樣的話。再怎麽忙,我們自己個就不穿鞋了。”連蔓兒攔住王幼恆的話頭道。
這話裏的意思,是完全將王幼恆當成了自家人。
“不過,幼恆哥,你這倆雙鞋子,可是我娘和我姐特意多用了工夫給你做的,比給我我哥和小七做的都要用心。我看著都有些眼紅了那。”連蔓兒笑著道,“幼恆哥,你快試試吧。”
王幼恆管張氏叫四嬸,連枝兒就是妹子。她們兩個人做的鞋,他確實能穿。
“好。”王幼恆就不再推辭,將鞋子往腳上比了比,“嗯,很合適。”
張氏母女已經給他做過兩雙鞋了,大小和樣式都無可挑剔。不用真的穿上試,隻要比一比,就知道合不合腳。
“幼恆哥,你幾天下晌沒事吧。”連蔓兒看王幼恆試過了鞋子,就又問道,“我爹和我娘想請幼恆哥去我家吃晚飯。魯先生到時候也在。”
之前連蔓兒她們並不知道王幼恆的生日,現在知道了,就想請王幼恆吃頓飯,給他賀壽。有一次王幼恆去三十裏營子,在她們的早點鋪子裏遇到了魯先生。王幼恆也在讀書,打算考科舉,而且他還自幼就熟讀藥理。魯先生對這些雜學很有興趣,兩個人談的比較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