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赴宴(1 / 2)

連蔓兒讓人給了來送請帖的沈家管事厚厚的賞封,並留那管事吃茶說話.因而知道,這次酒宴不像昨天的晚宴那麽聲勢浩大,不過也不是純粹的家宴.這次的酒席,除了沈家現在在府城的人,另外還請了府城的諸位大員和家眷.

沈家這次不僅安排了酒宴,還安排了戲曲和雜耍.

&;……說是府城裏有名的幾個班子都請到了.&;小慶向連蔓兒稟報道.

如今這個年代,娛樂實在缺乏,因而有戲聽有雜?煽?對於莊戶人家來說,就相當於過年一樣.連蔓兒家如今雖富裕,但因為總是事忙,也極少看戲和雜耍.

&;你們好生伺候,還怕以後沒這些熱鬧看.&;連蔓兒看出幾個丫頭雀躍的心思,就笑道.

一家人就忙收拾起來,連守信和張氏自然要穿補服過去,五郎,小七,連枝兒和連蔓兒也都仔細地打扮了一番.

連枝兒穿的是藕荷色的妝花褙子,同色皮裙,外麵披一件胭脂紅色的大氅,連蔓兒就選了一件橘紅色的妝花褙子,也是同色皮裙,外麵披了一件水紅色的大氅.姐妹倆首飾盡有,不過她們都不喜歡繁複的裝扮,因此都支略插戴了幾件,連蔓兒之戴了兩支珠花,插了沈謹送她的那根簪子.

其餘周身的裝飾,除了府城中極流行的金項圈,壓裙玉佩之外,連蔓兒還將平常戴的金鐲子摘下來,換了一對平時極少戴的碧玉鐲子.

碧玉鐲子極怕磕碰,這就更要求戴著它們的人舉止舒緩,溫柔.

平日風風火火的慣了,今天這個場合少不得要入地隨俗,戴著這鐲子,正好時刻提醒自己小心,連蔓兒心裏是這麽想的.

至於五郎和小七,穿的都是團花錦袍,一家人站到一起.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笑意.人靠衣裝,再加上都是好皮相,這麽出去別人看著賞心悅目,就是他們自己,也滿心的歡喜.

到了時辰,一家人分乘兩輛馬車,另有隨從步行,幾個媳婦丫頭另坐了一輛車.就往沈家來.

進了沈府,就有知客的管事和管家娘子迎接過來.張氏,連枝兒和連蔓兒母女三個與連守信,五郎和小七分開,由管事娘子在前頭領路,進了沈家西花園的暖閣.女眷的席麵.就擺在暖閣內.暖閣前麵早已經搭好了戲台,就準備宴席一開始,裝扮好的各色優伶就要粉墨登場.

進了暖閣,先是在一邊吃茶,等時辰到了,賓客來齊,這才入席.娘兒三個自然是坐在一起,同席的還有沈家的三奶奶帶著兩個女兒,遼東府兩位同知,通判的夫人帶著家裏幾位年紀不等的小姑娘.

張氏第一次參加這種場合,心裏少不得有些緊張.好在入席後.外麵的戲台也熱鬧了起來,又有連蔓兒在旁邊周旋,席麵上氣氛極為融洽.

沈家的三奶奶四十出頭,身材略有孝福,性情也極溫和,未語先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受了誰的囑托,在席間對連蔓兒娘兒三個極為照應.

連枝兒依舊溫柔靦腆.雖然話不多,但她這個樣子,卻是最讓人挑不出錯處的.連蔓兒也不肯大說大笑,但是三言兩語之間,就和同席的兩個比較活潑的小姑娘相熟起來.

能夠被邀請來的太太奶奶們,自然都是消息靈通的.連蔓兒家雖然官階不高,但有禦賜的牌樓,五郎和小七又都得沈六的看重.五郎更是進京受到了皇帝的召見,因此,相互說話都著實的客氣.

等到暖閣外的戲已經唱完了幾折,宴席上的菜品換了幾道之後,一桌子的人也慢慢熟識起來,就有人試探向張氏詢問起來.女人之間的話題.也不外是那些,一家人來之前都有了準備.

&;這是大姑娘,著實溫柔可人,可有了人家?&;

&;我大姑娘十七了,已經許了人家,過些天就要出門子了.&;張氏笑著答道.

眾人都道恭喜,就又問連蔓兒.

&;這是我老閨女,今年才十三,並沒許人家.等她姐姐的事情辦完了,還得操辦她哥哥的,她年紀還?等她哥?姐姐的事都辦利落了,才能輪到她.&;張氏就道.

&;這可可惜了,我看小姑娘這人品難得,正有一戶好人家要說給她,這麽一來,可不是還要等上兩年?&;

&;豈止是你,我們這也要說那.&;別的席麵上,就有人笑道.

連蔓兒隻得垂頭,心裏暗暗好笑.這些人,也未必就真是要給她說媒,不過這樣說,大家高興罷了.

&;人家孩子年紀?別讓你們如狼似5馗嚇著?&;三奶奶顯然和這些人都極熟,因此笑道,又對張氏道,&;說到小姑娘的哥哥,令郎可說了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