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雲離開的前一晚上,他接到了陶克的電話。

“曹縣長,同你商量一件事。”

曹雲說,“書記請吩咐。 ”

“是這樣,縣裏的老師工資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我們想動用一個月的居民搬遷款和購買帳篷的錢。 ”

曹雲問:“那居民去什麼地方住? ”

“鳳凰的木材多,竹子多,我們準備全縣動員,建三千棟竹樓,供鳳凰城的居民住。”

竹樓,也叫傣族竹樓。

傣族竹樓是一種幹欄式建築,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稱為“竹樓”,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築。

傣族竹樓的平麵呈方形,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在柱上。

上層近梯處有一露台,用竹籬隔出主人臥室和堂屋,是燒茶做飯和家人團聚的地方。

外有開敞的前廊和曬台,屋頂不甚高,兩邊傾斜,屋簷及於樓板,一般無窗。

傣族竹樓一防潮濕,二散熱通風,三可避蟲獸侵襲,四可避洪水衝擊。

傣家竹樓通風很好,冬暖夏涼。屋裏的家具非常簡單,竹製者最多,凡是桌、椅、床、箱、籠、筐,全都是用竹製成。

傣族竹樓用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編篾子做牆體,樓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頂鋪草,主柱有24條。所以竹樓用料簡單,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如果讓居民選擇的話,他們肯定願意住竹樓。

那竹樓完全是家,而帳篷太低太窄,很不方便。

曹雲說,“我同意!但是,我們應該將目光放遠一點。”

“你說。”

“我們可以建成竹樓賓館的形式。將來,鳳凰古城開業了,遊客來,一住就是幾天。住宿,肯定是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推出一個民族特色旅館,讓遊客住竹樓,品味到不一樣的感覺。 ”

曹雲的這個提議,讓陶克的聲音提高了。

“對呀!這竹樓就是我們政府的產業,建上三千個竹樓,每天住上一萬人,每人收二十塊錢,那就是二十萬一天。 ”

曹雲仿佛看到了陶克兩眼冒錢的樣子。

“陶書記,我的意見是,竹樓可以建。但有說法。”

“你說,我記下來。 ”

“一,竹樓要建在沱江邊上,住在竹樓內,能觀賞到沱江上的千帆竟擊的景色。二,竹樓要建高檔。底下,不用建牛馬區,我們沒有牛馬住,我們住人。底人可以做成客房。三,竹樓要結實,遇到風雨雪冰,它能扛。四,竹樓要在十天內修好。我們同投資公司有合約的,半個月內,鳳凰古城的居民,要搬出來。”

“我記下了,我馬上開常委會。”

陶克放下電話後,馬上通知開常委會。

常務副縣長說,“書記,曹縣長沒回來,有必要開常委會嗎? ”

陶克知道,這些人以為自己在排擠曹雲,便說,“我剛同曹縣長電話商量過了,決定盡快開會,解決問題。”

大家都好奇起來,“什麼問題? ”

當陶克將竹樓的事一說,眾人都議論紛紛。

“這個辦法不錯!既解決了搬遷的居民居住的問題,又節約了四十多萬的購帳篷的錢。”

“關鍵是將來的竹樓客棧,又是我們鳳凰縣的一個旅遊的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