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東漢末年,皇帝心無百姓,百官更是如無約束,肆無忌憚的搜刮民脂民膏,朝廷更是不聞不問了。剛正不阿,正直善良的人為官,要麼被人排擠最後被害,要麼見大勢已去,便摒棄儒家奉起道家思想,一撒手歸隱田園了。
李升也知這世道逼人,一個“翔”字也是寄托了對兒子美好的祝福。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皇室不仁,上天似乎要懲罰這不知所謂的大漢王朝,可蒼天也總是把災難和痛苦降臨到百姓的頭上,而這罪過與百姓何幹?
到了光和三年(公元180年),匪徒四起,造禍四方,大樹村也未能幸免。土匪四處搶劫,正好李升也非懦弱之人。他帶領村民奮起反抗,可匪徒們畢竟是有備而來。沒有過了多久,村民們便擋不住了。李升的妻子為了保護年幼的翔兒,而身中數劍。李升奮力抵擋,可漸漸力不從心,護這李翔邊打邊退,不一會兒就被逼到牆角。
這時一個名叫李二的人拿著一把鐵劍衝入戰火中,憤怒的眼神似乎要變成利劍一般刺向這些造孽的匪徒,手中的鐵劍亂舞。
在他旁邊還有一女子,拿的兵器很小巧,是一把細細長長的柔劍。別看這劍小,但是它可是鋼製而成,削鐵如泥。這女子似乎功夫更高,一來二去,步伐輕盈,一連刺殺了兩三個土匪。
這時,還沒讓李升弄清楚這兩人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一土匪從他背後一斧砍來。
“鐺!”李二一個健步強在他下手之前,擋下了這一斧子。頓時火星四射,想必這斧子力道不輕啊,雖說這土匪的斧子沒有多少鋒芒,可這一斧子下去可非死即殘啊。李二順勢鐵劍一平沿著斧柄割向那土匪,那土匪嚇的忙丟下斧子,跪下求饒。
“你叫什麼?你們頭是誰?快說!”李二厲聲問道。
“我,我,我叫趙千,我們頭被你們打跑了。是他非要我們來的,我不想來的……”他支支吾吾的回答,生怕小命不保。
“英雄,英,英……”李升吃力的叫道。原來他在剛才的廝殺中,已是身負重傷,現在已無力再說話了。
“你要挺住啊,壯士!”李二忙跑過去扶起李升。
這時那個叫趙千的土匪眼看機會來了,一溜煙跑了。
那女子也匆匆跑了過來,輕輕地用手給李升搭脈。隻過片刻,她輕輕的搖了搖頭。李二便知她的意思。
這時李升極力振奮精神,吃力的說道:“英,英雄!若英雄不嫌棄,請收留我家犬兒吧!不,不,不然我兒可怎麼辦啊!”說到這裏悲中心生,老淚縱橫。
李翔抱著李升哭喊著:“爹,爹,爹,別走啊,爹!”
李升輕歎一口氣,“不哭,翔兒!要,要,要堅強。”
可任憑是誰,在這個時候對於年僅7歲的小孩子來說,能夠堅強嗎?平日裏雖然清苦,但一家人總算是和和美美,同甘共苦。可如今是生離死別,對於李翔來說,真是如泰山崩塌一般,眼中的淚水如活泉一般流得滿臉是水。
李升吃力的抬起手來,微微地摸著兒子的臉頰,想幫兒子擦眼淚。可是突然著力道輕了下來,輕地都感覺不到了。
“父親大人!”李翔大哭道。
頓時雷雨大作,真不知是蒼天的哭泣,還是蒼天故意捉弄這可憐的孩子。第二天,李翔便發高燒了。
不知過了多少天,等李翔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正躺在床上。
沒過多久,一女子走了進來。那女子正是使用柔劍的那位。“你醒了啊!”她微微一笑,扶起躺在床上的李翔。“我叫孫燕,叫我孫姨吧!你父親臨終把你托付給我們夫妻,以後你要是願意就把這裏當自己家吧!”她慢慢的說給李翔聽,又給他拿來草藥,慢慢地喂給他喝。
“咳,咳,咳”李翔微微咳了幾下,“多謝孫姨收留!”
孫燕很是驚訝,這麼小的一個孩子,竟如此懂得禮儀,真是如孔融一般。孔融四歲便會讓梨,而今眼前的這個小孩子若真是孔融,也不過如此啊!
又過了幾日,李翔的病痊愈了。他跑出屋子,跑到廣場上,看到許久不見的太陽,許久不見的青山,許久不見的大樹,滿心歡喜。可自己的爹娘卻已在另一個世界了,想到這裏,李翔還想大哭一場,可不知怎麼的,怎麼也流不下淚來。或許是這悲傷的經曆磨練了他的心誌,又或許是他明白了堅強的含義。不管怎麼樣,李翔堅強了,一個7歲的孩童擁有了平常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擁有的堅強的心。
李翔沿著小村子的小路慢慢的走著,看到一群人在練武。仔細一看,正是孫姨和李二叔叔,還有好多的村民。原來在那次大劫之後,村民們自發的組織起了鄉勇軍。李二還是這個鄉勇軍的指揮官。
而之後,李翔慢慢地也跟這大夥一起練武。李二看在眼裏,心中暗自高興,也挺佩服這個小孩子。心想:試想,世間能有幾人能如他這般如此之快的恢複神智,並以眼下,以未來為重,想來,這孩子以後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