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學生江海生(3 / 3)

某日,三日連續下雨,回想起高中時代的一段經曆:接連三日,大雨如注,數學薄弱的基礎似乎隨著天氣的惡化而越發的搖搖欲墜,我數次被班主任叫道辦公室訓話,語文和英語老師看著我的目光五味雜陳,似乎我就是一個無法被人理解的freak,能寫詩,閱讀總能不大費周章就得出著作者的意圖,但是輪到翻譯數學題幹就是一頭霧水,計算公式更是不像文章一樣工整,而是四處飛濺,墨跡布滿整個紙張。我似乎有一種特殊的執念或者是病症,現在根據在所學的類似症狀推斷應該和暴食症相似,一旦開始寫公式就忘記自己在什麼地方寫字,而隻要有一點錯誤江海生都喜歡推倒重來,直到紙上布滿塗塗改改的痕跡,圈點勾畫一應俱全,卻似開了個水墨道場一般才肯停下。上了大學之後,我的習慣略微好轉,但對於考試而言杯水車薪,每一次寫過的試卷都帶著塗改和z字型的公式和答案,簡直如同一場災難,如果不是老師手下留情,恐怕我早已在掛科的斜坡上摔了無數跟頭。

又是一個飄著,細雨的日子,我尋思為什麼我總在雨天有如此雅興寫作,挑著雨天寫這些呻吟的文字,大概是我對文字還有特殊的感情吧。高考的過程其實也像過山車一般,原本感 覺隻是普普通通的同學,高考之後的成績卻都甩開我好幾米,甚至好幾條街,我不得不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來到這裏,又為什麼參加這一場這一場內卷。 多年以來,我心中早已如同永不褪色一般被烙上了每一次失敗的足跡,在夜深人靜之時,舊傷複發,驚坐而起,後背早已被汗水濕透,暴起的靜脈從額頭和手背看得棱角分明,我隻能慢慢適應,來熬過長夜漫漫,或許,這就是所謂業障吧,隻是輕一些罷了。

------------------------------以上為上學期的部分摘記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或許正是江海生經曆職場重生之後的那一刻,摘記上的內容大為改觀:我一度以為上了大學或者找到工作之後就可以擺脫內卷,奈何拚命工作之後依舊淪落街頭,蓬頭垢麵,治病救人無人感恩,人心複雜,不如孩童天真,我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無人問津的角落裏是死是活,大概率是一命嗚呼了吧。如果那些人看到了又會做何感想,大概率是冷漠的目光和辛辣的嘲諷吧。我的回憶在失去意識失去意識之前如同潮水一般,推著如同扁舟的我前行。在高考成績揭曉的前一個夜晚,我去向父母彙報自己的估分,但即便我的保底分數是如此的低劣,以至於我覺得在整個小區裏麵都沒有第二個人敢於說出它,但出乎意料的是,父母竟然沒有對此橫加指責,父親反而表現的比平時更加冷靜;這是你自己的責任,你有義務自己來承擔,這句話後來在江海生翻閱名家成功學書籍的時候屢次出現,也讓江海生受益匪淺。成功從來不是他人期待,自己選擇目標自己完成才是個人人格的正真自由。我回想起自己所聽所見:因為導演跑路被債主堵在小城羈縻不得回家安度春節的作家,卻出錢宴請同樣因為同伴生病砸鍋賣鐵窮困潦倒的西北修船工人,並且將自己經曆編成書籍,廣為流傳,家鄉樹下的老人如何起早貪黑,隻為了把抖空竹練的輕鬆自如....... 我呢,則隻是為了他人的目標而努力,其實都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存在。果然,生活十分罕見,我的所作所為隻是謀求生存而已。如若世人冷漠,我也不應該以暴製暴,在為他人作嫁衣之後反目,更加應該思考自身條件。斯人斯言,如暮鼓如晨鍾,敲響心鈴,更如同雨點,熄滅眼前所有世上不平之火。

又一天,突然下雨,突然摘記。我江南淫雨霏霏不見蹤影,江北難得一見雨後空山。雨霧將遠山籠罩在水汽當中

,人遊其中恰似畫中行走,我始感悟:人生如畫,你我不過都是畫中人而已。有時候,重要的不是他人的不公或者宿命的輪回,而在於人世間的不平火焰在你的心中燃燒,而你是否壓製得住這一股火焰,能否化身雨點與之抗爭,現在的我雖然仍然為過去所累,但好在雨露及時潤澤心田,早上迎接朝霞陽光,如果沒有就感謝雨點潤澤空氣,晚上送走晚霞,或者感受江北獨有的水汽彌漫,我第一次在烈日下佇立,感受其中帶給自身的如同雨一般的感覺,的確,陽光如雨,大公無私,我在數學考試之後第一次信心滿滿走出教室, 不讓任何人打擾我的感情,憑借此處感受雨

點,果然,士氣如雨,潤物無聲。

不論晴雨的關鍵,是在雨與我心中雨點交相輝映,雨,無處不在。

外麵又下起了雨,而我願意隻身入雨,隻因為我曾經在人世間的陰暗裏尋找陽光,在人世焦土上幻想太陽,可奈何人世命運待我不公,所以我要擊碎命運的無常,就讓我和雨點融為一體,熄滅人世間不公的火焰!我始料到,陽光亦雨,雨亦陽光。

暑假的居家生活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生活條件改善,但是蚊子和各種社交接踵而至的感覺著實令人心煩。江海生在大一結束之後便麵臨這一困境,更何況還是在轉專業的關鍵時期。因為江海生的不修邊幅,生活習慣也沒有體現出醫學生應該有的整潔-------上至臥室手術室標準,下至床單無菌處理,總之,江海生目前連最基礎的家務都難以完成。這未嚐不是一種考驗呢,江海生內心默默念叨,同時隻能想象自己隻是一個偷偷聽他人講話的賊,並不是對話的主角,如此達到“無我”,倒是減輕了一點壓力。挨批結束,江海生照例來到電腦桌前,將醫學書上邊邊角角的概念輸到瀏覽器裏,一邊翻書找那些不那麼難找的答案,期望一天就這樣過去,網盤裏還有複製好的內容,足夠江海生難受的時候解壓。這就是江海生社交之外的日常。

大一結束的暑假很快來臨,江海生的印象中這是一個難熬的假期:先是到省會城市的人民醫院手術室跟隨父親在手術室進行了好幾天的訓練(並且這未來將會成為常態,屬實讓人印象深刻),又在家裏為一開學就進行的轉專業考試進行最後的準備和衝刺,此時此刻的江海生已經如同過河之卒,表麵上橫行霸道,實則槍口抵背,退無可退。轉眼暑假就來到了最後一周的開頭,江海生打開了久未使用的電腦,開始記錄一個周期以來的點點滴滴。在經過了幾次不成功的模擬之後,江海生已經變得沉穩了許多,對書本的框架也已經基本熟稔,但正如知識的圓圈理論一般,掌握越多,未知越多,江海生也一度對自己的複習能力懷疑不已。但是考試已經一天天接近了,即便如芒在背,也要亮劍前行。夜幕漸漸深沉,遠山的輪廓也漸漸隱藏在了一片青黛之中,江海生故鄉的四線小城,生活幾乎都是如此,波瀾不驚,可是往往越是安靜的地方越是暗流湧動,在鍵盤前奮筆疾書的江海生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好在,一切早有準備,苦心經營一年的考試知識庫不會輕易背叛作者,花出去的汗水終究會澆灌到功勳的果實當中。

多重苦難襲來,大創行將就木,沒有方案,每天英語練習,專業課也需要仔細理解,看小標題,何時和朋友推理遊戲。。。。江海生心亂如麻,記得大賢曾經勸說自己避開人群,努力利用二八定律提高自己,但是朋友相聚的鏡頭仿佛近在咫尺,江海生心中如同貓抓,進退維穀。按照上一次的劇本,今年fifa決賽已經出了結果,球王最終在離場之前絕地反擊,笑到最後,給了諸神黃昏時代老將們一個交代,這不能不說讓人心潮澎湃,江海生人生的絕地反擊也將從這裏開始。隻是,在這個如同上天暗示,希臘神話當中“第三季麥子成熟”的季節,江海生卻感到有些不安:這還會是上次一樣的順利劇本嗎,自己是否能夠刷新高度,既然機會如此寶貴,為什麼不抓住機會,不僅要和大舅相見,也要讓他刮目相看,那麼,恐怕,隻有向首都的名牌學府,比大舅更加知名的學堂,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