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齷齪反覆,勿入此門。(1 / 1)

本來江海生寫這篇日記想引用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的門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此門”來書法自己內心的情緒,畢竟“死生之大也”除了更多的生命,很難想象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但他轉念一想,就自己那點家長裏短的破事,還是不要去打攪那些抗日、解放,抗美援朝戰爭的英魂了吧,畢竟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人家也是要好好放個假,享受一下如今的國泰民安的。於是乎,這個標題轉瞬間就在日記本上形成。

江海生最近突然對於一些口水歌形式的古風歌曲愛不釋手,特別是那些淒淒切切的感覺,讓江海生本來就淩亂的思緒變得似乎有跡可循,一切情緒的發泄甚至都變得有因有果起來。江海生本來並沒有固定的目標,但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一直是他感興趣的方向,自從學了醫學之後,他就開始和醫院裏那些上至大三甲主任博導,下至鄉鎮衛生院牛馬們一道開啟了“三年三年又三年”的內卷模式,研究生,博士生,規培,專培,進修,支邊,教學任務…….機會仿佛唾手可得,隻是它似囉囉嗦嗦的老太一般念叨著“過完這個小目標,人生從此不一樣”沒辦法,硬著頭皮上,江海生打贏複活賽之前,就是這樣埋頭往上爬,才在北海市中心醫院心內科逐漸站穩腳跟,並且做大做強,隻可惜……“好了,這上麵就是我要說的,一旦開始,就沒有什麼後悔的,這就是醫學,齷齪反覆者勿入此門。”

江海生寫完這一段亂七八糟的情緒,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在第二世,而且處在無證階段,從頭再來一次的挫敗感又一次襲來。江海生就這樣擁有了前世解剖課時,想好好尊重大體老師,但卻被福爾馬林和眼前的景象嚇退,以至於改錯了刀的心理陰影。而這一切將重開一次,好處是他擁有了多年從業經驗,至少不至於像上一輩子一樣一無所知,錯誤百出。但是江海生這一次似乎有哪裏不同:當同學問及他未來的規劃時,他總是含糊其辭,“能有合適的工作就好”一句話搪塞過去,翻著熟悉的教科書,他腦子裏的想法也從“治病救人”轉為了“如何規範操作,不授人以柄”,就這樣,江海生成為了同學眼中的怪人“不努力拿獎學金,沒有什麼衝勁,像個老頭子”,而相比於這些議論,江海生更關心的是另一件事:時間都去哪了,他大四見習的時候逐漸注意到,一同入學的土木,師範,化工…同學們已經踏入社會,開始自己的工作生涯,抑或進入下一階段,朋友圈裏發的大都是工位照片和情感曆程,而將海生卻還在和父母一同外出,更加令人不安的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同學,大都找到了合適自己的生活,或有一技之長,或家裏反複托關係,找了相對穩定的崗位,而他卻要在三年輪回之中,保持不掉隊。一次宴會上,他看著親戚朋友推杯換盞,回憶往昔,才發現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孤家寡人”:祖輩已經年逾古稀,父輩也已年近花甲,望著席間人一半兩鬢斑白,談論著已然過去的人和事,江海生心中警鈴大作:今夕是何年。

“沒有家庭背景不要學醫”江海生多麼想再一次喊出魯迅東渡回國之後的第一感受“學醫救不了中國人”,隻不過這一次,不再是國人愚昧成為主要障礙而已。可是,江海生二度入門,時間的骰子已然擲下,豈有回頭之理:畏戰怯戰者當斬首於陣前….“言盡於此,以自信之姿態,必勝之決心,行未知坎坷之路,齷齪反覆者,誤入此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