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少華不為所動,“繼續縮減頻譜範圍。”
吳靖峰隻得將之傳達。這種即時即令的條件下,小組成員們基本沒有什麽休息娛樂的時間,說是爭分奪秒也不為過,然而無一人敢懈怠。就算起初有人擔心領導者是否會因私情左右判斷,做出不理智的決策,這種顧慮也在第三次組內會議就煙消雲散。肖少華近乎苛刻的科研態度,不管什麽命令,如果有人有疑問,他都可以隨後給出論據充分的解釋,或者說經過嚴謹計算的公式推導過程。
太可怕了,這個男人。
他們有幾次甚至覺得他並不像人,而像一台超級電腦,或者他帶來的人工智能模塊。
“新批A-3噪聲幹擾至78.93%,解析失敗。新批B-2噪聲幹擾至84.65%,解析失敗。新批C-1噪聲幹擾……”人工智能女媧略帶機械感的電子女聲在空間有限的指揮所內顯得十分清晰。
眾人靜靜聆聽著他們迄今的努力再一次一無所獲,所謂虛光子對的概率振幅依舊毫無蹤跡,或者說由於過於微弱而湮沒在了量子噪聲中。待人工智能念到D-7,一名生物物理所的專家坐不住了,起身道:“肖主任,這樣下去不行,上峰給的時間太短了,就算再來五十個小時,也更可能是什麽結果都做不出。”
其他人聞言,雖未紛紛附和,但那神情已表明了他們的認可,仿佛總算有人說出了他們的心聲,鬆了口氣似的。
見肖少華沒有反駁,這位專家繼續道,“正常的程序應該先申請建個基地,再把它搞成至少五年的長期項目,國外的天文台花了幾十年才探測到引力波,我們就這三天,實在強人所難呐!”
“是呀,肖主任,”另一名專家也出聲道,“尤其是當前我們將幹涉儀探測原理中的‘引力’轉為精神力的概念,作為替代原部件的精神力透鏡屬於全新技術,剛剛投入實際應用……”他拿起桌上的一遝紙為難道,“尚未得到完全驗證的數據,這部分恐怕也有許多問題,需要時間解決。”
肖少華看向他們,點了點頭,神情淡淡,“你們說的不錯。”隨著他這一句,又有幾人放下了光電筆朝他看來。
“然而,”肖少華語鋒一轉,“你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這一次我們行動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先前會上與諸位提到過的——高維空間的活動痕跡。”
眾人一凜。
“的確,探測引力波應當是個長期行為,極難一蹴而就。直到八十年前,引力波都隻存在於愛因斯坦的理論中,就算現在也沒有人,任何一個人親眼見過黑洞。”肖少華看向他們的監視器窗口,微微眯眼,“但今天,我們所遇到的,是已經發生了並有人親眼見證了,高維空間的出現與消失,可以說……它就在我們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