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回到宿舍,洗漱了一番,等到緩了一會酒意散去,就打開電腦逛起了校園論壇。
論壇的事是剛剛沈明和張美丹問的,沈明想要找人做外賣平台,還是需要找一些靠譜的人來做,雖然也可以找外包,但考慮到後期運行維護,還是自己招人更加靠譜。
在自己報考錦城大學之前,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選擇錦城大學的一個點就是學校的計算機學院綜合實力不錯,應該可以找到一些合適的程序猿。
沈明瀏覽了一會校園論壇,看著論壇分欄的上的“學習資料”四個字,不禁陷入了沉思,猶豫再三還是點擊了下去。隨著頁麵刷新完成,沈明心裏一沉,草,真的是學習資料。
學校論壇是官方運營的,版麵設計相對來說已經有些老舊了,大學生們還是更喜歡去貼吧和天涯上衝浪,所以逛的人不多,帖子也少,沈明逛了沒多久,就把兼職貼看完了,還是沒找到合適的人。
眼見如此,沈明還是決定回頭到計算機學院去找找人。
把文檔打開,沈明新建了一個文檔,“關於校園外賣平台建設計劃書”。
這是前世大學的寫稿習慣,從可行性開始分析,而後是具體計劃,在填充內容的過程中,能發現很多問題。
就現在的資金來說,做這個平台是沒問題的,根據從張美丹那裏獲取的信息,現在錦城大學在外賣到寢這方麵還是一片空白,從設立網站開始,而後是地推吸引商家入駐,後期平台可以通過成交的單子獲取一定抽成以實現盈利。
公司構成,前期隻需要考慮成立三個分組,技術組,市場組還有外賣組,外賣組的人員屬於外圍構成,核心還是技術組和市場組。
考慮到平台知名度的問題,沈明又開始思考如何快速給校園外賣平台引流,發傳單是一個辦法,但是問題是傳單這東西其實效果不會很好,多數人麵對傳單,哪怕接下之後,也多半不會細讀內容。
想到剛剛逛的校園論壇,沈明心裏突然有了點想法,一個好的論壇會有很大的用戶粘性,如果建設校園外賣平台的同時,加上一個論壇引流,應該可以快速提升外賣平台的知名度
想到這些,沈明開始思考後世有哪些論壇可以借鑒。
知否。作為一個知識分享平台,在後世推出的時候,一時間就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大IP,整個平台可玩性極高,在這裏,用戶可以自行提問以及回答別人的提問,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很新的東西。
而且平台還有很多分欄,除了提問回答,還有一些專欄來收納一些小說和故事。相比於學校論壇,知否會更加有趣新穎,應該可以吸引很多大學生。
不過創立論壇的話,因為外賣平台運營的需要,沈明得保證這個論壇在一開始就能吸引到大量用戶,因此還需要造一個噱頭才行。而為了論壇的持續運作,還需要一些精選的內容持續推出,自己還需要搞個內容組。
沈明大腦快速思考著,手指在鍵盤上飛快跳動,過了一個多小時,一篇計劃書才完成了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