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真是風水的緣故,王胡自打開店之日起,就一路順風順水,處處應了個心想事成的吉言,腰間的荷包隻見的鼓了起來,幾年搗鼓遂成大富大貴。難怪後來王胡告訴人:那天夜裏,他躺在佛龕腳下做了個好夢,夢見了招財童子和七仙女。。。。。。雖然人們不知道這夢話是真是假,但都知道王胡的發跡的確是小D宣言這天從土穀祠開始的。此乃插曲,按下不表。
從未莊走出去的王胡雖然出身低微,甚至有些賤,可如今有了銀錢,成了富人,理想和眼界也不斷地高大起來。洗衣店,大賣場、皮草行,幾個店堂搗鼓了些時日,王胡發覺這東一塊,西一塊零零碎碎的,似乎缺少點氣勢,自己雖然是三個掌櫃加在一起,可別人還是稱他“洗衣店的老板”,而且多半客戶見麵隻喊一聲掌櫃。心想:這掌櫃有大有小,賣洋火、賣草紙的也叫掌櫃,僅從這掌櫃的稱號上看不出實力的大小。而這洗衣服也是個下等的事情,一聽就是個沒檔次的活計,這兩樣都撐不起來自己的形象和身份,開了幾爿的店鋪不及人家一個響亮的名頭,尤其不服氣的是那次到溫州去進貨,掏出片子,人家一看,上麵又是洗衣服、又是二手貨幾個行當都是不上台盤的東西,那些財大氣粗的商人便愛理不理,好像白要了他的貨似地,很是把他這個掌櫃小瞧了一通,實在叫他氣煞。想想自己弄了這許多的事業,如果在這名號上就被人瞧扁了實在於心不甘。思來想去,王胡想要給自己的定個好的名頭,長長威風,紮紮那些門縫裏瞧人的狗眼。
王胡沒念多少書,咬文嚼字的東西一聽就頭疼,自己取名改姓固然一竅不通,隻好找人代勞。這天他特意到紹興城裏找了一家商務會所,花銀子請人策劃了一番。那策劃的高人聽了王胡的介紹,一番思考,說他有三家鋪子正好夠掛個集團的牌子,叫把洗衣店、皮草行、大賣場湊在了一起,包裝包裝,建個集團公司,還給取了名號叫:“中國王氏八達再生服裝集團”。這高人解說是:這集團公司表示是大實業、大老板,大派頭;王氏表示這是他王家真傳的產業,別人不好與他爭搶;再生是指把沒用的廢物重新利用起來給人們消費,說明是高科技的東西,也與他倒騰的二手服裝最是貼切;八達是說四麵八方的生意盡皆通達,含有萬事順遂、財源廣進之意。。。。。王胡一聽這小小的一個題目,把這許多吉祥如意的內容都包了進去,很是滿意,稱讚高人不虧是靠紙上吃飯的秀才,忙付了十六兩紋銀,把這策劃的紙頭揣在袋裏。回來第二天王胡請了幾個能寫會算的人湊在一起,照著紙頭上的路子忙活建集團的事。按那高人的指點,一條一條地弄,前後忙了半個多月,把三個店鋪精心地整合包裝了一通之後,到商行裏重新登了個戶頭,這“中國王氏八達再生服裝集團公司”就這樣勝利誕生了。
官場慣例,這地方上之一切皆屬當地官府所有或管轄,凡屬好事都與官府的功勞和名聲有關,不管是百姓自個兒含辛茹苦弄起來的,還是官府出謀劃策想出來的,功勞一律都要記在官員的薄子上。比如你家裏收入增加了多少多少,生活改善了多少多少,當地百姓弄了個什麼大好的事情,這都是官員擺功的材料,升遷的資本。總之,百姓的繁榮,都是官府的功勞,鄉民的成果皆是官員的政績,就像舊時舉孝廉一般,地方上出了節婦孝子,便是官府德化的成就,官員便跟著這貞節的女人和孝順的兒郎收受許多的皇恩,甚至褒獎提拔。故此,如同舊官熱衷推舉孝廉一樣,凡屬好事,官府定會前來摻和,並把這些好事和官員的主張聯係起來,層層地加以渲染張揚,表明這地方官員教導得法,謀事有方。這魯鎮雖已有幾個做生意的集團,但都是些平常的服裝和建築之類的行當,名頭上的檔次都比不上“王氏集團”,據商行的折子說,王胡這再生服裝的行當不僅是魯鎮首家,在全國亦是絕無僅有。這再生的高科技集集團一建,便是全國首創之功,不僅王胡名氣大了,魯鎮太爺的臉上也能夠增添不少的光彩,說明其治縣有功,業績卓著。這般好事,魯鎮的官員固然要格外的看重。所以,這掛新牌子的一應的程式皆由商行的官人親自策劃,掛牌這天縣裏的太爺、商行的頭腦以及寫報紙的記者等等來了一大幫子,魯鎮的太爺還親子給他的牌子揭了紅布。並當眾誇獎說:這再生的資源乃科技進步之奇跡,地方經濟之典範,魯鎮發展之結晶,社會發展之方向,如此創新,功不可沒,須得大力的提倡和推廣。。。。。。洋洋灑灑全是王胡沒聽過,也不明白的新詞兒。總之,聽的出這都是誇獎他的好話。王胡站在太爺旁邊隻是咧著嘴笑,別人拍手他也跟著拍手。末了太爺還十分知己地吩咐他:此後生意上若有困難可去縣衙找他,鼓動百姓致富,支持商人發財,乃官府職責所在,府衙定當竭力支持。。。。。。那話音和小D那天在村頭戲台子上說的話一個腔調。弄的王胡感激不已。中午特地在大飯店裏辦了好幾桌,還買了兩條美麗牌的香煙,要給太爺表示個小小的意思。王胡頭一回給官員送禮,當著別人的麵就要往太老爺包裏塞,太爺硬是沒好意思拿,隻說以後處的日子長哩,不要這樣客氣見外。飯後臨別之時,太爺還把自己的號碼給了王胡,說有了事就去找他,不要知趣。王胡也不知道該如何回話,隻是不住地說“好的、好的”,手裏捏著太爺抄給他的紙條,不知往哪裏放才好。因為這是他王胡四十多歲頭一次見到太爺這樣上品級的官,難免有些局促。
太爺一重視,魯鎮的大小衙門都一起響應,商行的、錢莊的、警署的、收稅的、掃街的、救火的,各路頭腦都不請自來,說是來上門服務,支持老板。而大報小報寫稿子的人更是一撥一撥地不斷,那報上登的故事賽如寫小說,十分生動,說他王胡如何地艱苦創業,敢於拚搏,如何地愛好學習,刻苦鑽研,如何地熟悉經濟,善抓機遇。。。。。就像街頭賣的花盆一套一套的,弄的王胡聲名鵲起,不消三個月,魯鎮的大街小巷都知道這裏有個“中國王八達集團”,學堂裏還組織娃娃到店門口來參觀,說回去要寫“理想”的作文,把個陡發了的王胡弄得好似英雄人物一般,不知如何的偉大。
建了集團,換了招牌,原先洗髒衣服、買假皮毛、倒騰二手貨的勾當,轉眼便成了“資源再生”的法術。一夜成名,威風八麵,現實似乎比夢想還要好。王胡時常站在新做的銅字牌子麵前左看右看,越看越發覺得這名頭取得巧妙,不但時尚大氣,而且有檔次、見實力,有含意。衝這名號,王胡更加地神氣起來,辦公室買了真皮的沙發,九尺長的老板桌,屋子裏擺了噴香的蘭花,掛了名人的字畫,脖子上紮了紅色的領帶,手腕上套了金黃的手鏈,兜裏揣著新印的片子,成天皮鞋擦的汪亮,頭發搽的壁滑,還說馬上就要托人去買個洋人的小汽車,坐洋專車出去辦事既方便,又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