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李二虎回來的五個滿腦子都是現代治國理念的人,
分別是王碩、季延、張善、孔武、何智。
五個人是禹王專門為大明的未來培養出來的文官。
他們的頭腦裏完全接受了禹王的治國理念,當然也接受了為理想獻身的準備。
當他們被禹王指派跟隨船隊回大明的那一刻起,
他們就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交給了這位殺伐果斷的大明的皇帝。
雖然他們從來沒見過這位帝王,但對於他的傳說,可是一件都沒少聽。
王碩是幾個人默認的領頭人:
“聽說這位帝王,疑心病太重,諸公一會兒要便宜行事,
任何發言 和對話都不要對咱們的主公有絲毫的牽連。”
季延連忙點頭:
“我們有幸遇到泰昌帝那麼開明的君主,
當然要一切以泰昌帝為先,任何對他不利的言語,
都不能落在泰昌帝身上。”
張善點頭說:
“是啊,不過,諸公可不要忘記了,
主公在咱們臨行前,囑咐的話,他說一切都不要跟這位陛下當麵硬剛。
要順著他說,然後采取迂回的策略向他灌輸咱們的思想。”
孔武也附和到:
“是啊,在保存實力的情況下,盡量去做就好。
希望我們回去的時候,還是五個人。”
說完還吧自覺的縮了縮脖子。
逗得王碩幾人裂開嘴笑了,也算是給即將麵對的緊張局麵來點兒調劑。
“反正我已經做好了為了那個大同世界獻出生命的準備,回不回得去,
倒是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何智最小,卻也是禹王朱樋最堅定的擁護者。
“老幺說得對!為了我們偉大的理想,為了千千萬萬的人民的幸福,我們當然無懼生死。走吧。”
李二虎一路上沒有少腹誹這五個看上去隨和,實際上跟他們格格不入的人。
因為他們的行為習慣完全不是大明人能接受的。
比如出入不報告長官。
在這五個人看來,他們是絕對自由的!
沒有任何必要,在補給地溜達一圈還跟誰彙報行程。
幸虧李二虎在宋國呆了一年的時間,不然,單憑這 一點,他就能治他們的罪。
“王先生 ,你們下次出去,去哪兒,最好跟咱們說一聲,咱們也好心裏有個底。”
李二虎已經非常委婉的跟對方闡明了。
然而王碩則一臉不可思議:
“李大人,我們都是成年人了,而且我們代表的是主公的形象
您請放寬心,我們是不會給主公惹任何麻煩的。
大部隊休息之前,我們肯定會回來。”
他說的振振有詞,又拿禹王當擋箭牌,李二虎隻好氣鼓鼓的點頭,
表示認同他的觀點。
然而,那並不代表,他允許他們幾個在大明的皇宮裏可以為所欲為。
這 不,看著這五個人在自己身邊肆無忌憚的談論一會兒的會麵。
李二虎清了清喉嚨,對著他們五個人說道:
“幾位,咱們也算是老相識了,在下不得不提醒諸公。
一會兒還是盡量收斂一下在宋國自由散漫的行徑,
免得惹了陛下他老人家不高興,反而對幾位的宏圖大業有損無益啊。”
停頓了一下,李二虎看他們都不說話,也不知道是嫌他煩,還是拿他的話當耳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