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倆高高興興的見了麵,吃了飯,在吃飯的時候,禹王才發現自己的大侄子沒有騙自己。
他是一口八個不回去了!
“侄兒也不知道怎麼說,反正就是感覺出了那座皇宮,空氣都變得香甜了。
等到離開大明國境,在海上看不到一個大明的巡邏船,侄兒覺得整個世界都明亮了許多。
或許,是侄兒不該有這種可怕的想法,然而,侄兒可以在任何人麵前演戲,卻不想欺騙七皇叔。
因為侄兒今天的一切都是七皇叔給的!”
禹王朱樋頻頻點頭,他發現了,孩子是真實誠!
也許他的這份真誠隻是針對自己吧。
畢竟皇室 中的孩子,天生就有一種求生和偽裝的本能。
書上不是說了嗎?
人格是受環境影響的。
伸出什麼樣的環境,就會磨煉出什麼樣的性格。
這孩子的命運一點兒都不好,可以說,太苦了!
回想起後世那些整天嚷嚷著躺平當鹹魚的家夥們。
真想把他們扔到大明來當一條皇室的寄生蟲,讓他們感受一下,從出生開始,坐吃等死是一種什麼體會。
自己的那個皇帝爹,因為自己悲慘的童年經曆,立下祖訓,規定——
凡是他的子孫,一輩子隻幹兩件事就好,
一件事,生育後代,一件事屁事不幹,享受和揮霍!!
這也是最終導致明朝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政策的好壞姑且不論,光是這政策產生的後果就聞所未聞。
到了明中後期,當時的皇帝們為了防止擁兵自重的藩王造反做亂,甚至明文規定,有生之年都不能出王府!!
用現代網友的話來說,這分明就是規模化養豬!
還是圈養的那種!
麵前的朱允熥現在就是脫離了那種環境後的醒悟。
所謂朝聞夕死,人生無憾亦。
禹王倒是不直接評論大侄子此言的對錯。他隻是微笑著對這位當機立斷就做出決定的孩子說道:
“熥兒不妨說說看,你這一口咬定不回去,七皇叔很好奇你是怎麼產生這種想法的?
我聽下邊的人說,這一路上,也遇到過不少風浪,有好幾次甚至差點落海,
這樣的風險,你在皇宮裏可是遇不到的,難道你就沒害怕或者後悔過嗎?!
朱允熥搖搖頭,興奮的跟七皇叔碰了杯,才急不可耐的說道;
“七皇叔有一句話說的不對,侄兒不光是喜歡船上的一切,可以說,皇宮之外的一切侄兒都喜歡。
我們是在海上遇到非常危險的幾次風浪,
有一次差點落海喂了魚!
但是侄兒從來沒有過一絲後悔!
更沒有感覺在皇宮裏當一條寄生蟲,比這種充滿風險的生活更好過的想法。
侄兒反而覺得這才是人生,人生就應該經曆更多的事情,或者說是風險。
然後毫不猶豫的去解決他,享受整個解決困難的過程。
就像我當時跟著水手們一起拚盡全力拉拽桅杆的繩子,跟著船工一起打魚,殺魚,刮魚鱗,
在把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做成美食,
七皇叔,您知道嗎,自己動手做出來的菜,才更有味道!”
朱允熥的眼睛亮晶晶的,露出非常神往 的表情。
孩子雖然說的沒什麼邏輯,但是禹王朱樋 想明白了。
這個家夥說的都是真的。
多年的圈進生活讓他向往自由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