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禹王,如果不是他那麼神通廣大。
就今天這個場麵,朱元璋絕對會大開殺戒的。
在洪武時期,誰敢公然頂撞帝王,甚至還敢說公然,指名道姓議儲?!
那不是找死呢嗎?!
可是如今情況不同,禹王殿下絕對是眾望所歸。
另外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接受皇帝陛下的任命。
也就是說,就算朱元璋執意要立太孫,誰敢接著?!
當然了,迫於對皇權的屈服,肯定會有人接著,可是接下來之後呢?
在朱元璋百年之後,估計都不等新皇登基,那個會飛會下火藥的家夥就飛過來了!
所以,但凡有腦子的,都會對這個太孫之位敬而遠之。
大殿中,眾人雖然各懷心思,卻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禹王是唯一,且非常合格的太子人選!
看著底下的大臣終於第一次齊心協力保舉同一個人。
老朱聲若洪鍾一般:
“好!”
李景隆聽到這一個字,簡直像是聽到了天籟之音。
他心花怒放一般,高呼:
“陛下聖明!!”
眾位大臣後知後覺,跟著習慣和感覺也大喊:
“陛下聖明!”
被叫起之後,才覺察到自己似乎又被老皇帝給擺了一道!!
皇帝陛下什麼時候這麼好說話了?1
竟然如此痛快的就答應了!
不得不說,這一點兒都不朱元璋!
然而,站起來的眾位大臣抬頭看向龍台上的那個偉岸的身影。
終於確定,他們的皇帝陛下麵帶微笑,一副奸計得逞的樣子。
自己就是被涮了,陪著狡猾的老皇帝演了一出聲東擊西!
如此看來,曹國公和穎國公真是提前得到了消息了。
不管怎麼樣,國本立下了,這就是最好的消息,也是最大的收獲!
此刻起,全大明的人,無論君、臣、百姓,心中隻有一件事,
那就是等著禹王回國舉行冊封典禮了。
這看上去順理成章的事,卻才是朱元璋最頭疼的事。
熥兒已經走了幾個月了,到現在,隻言片語都沒有回來。
老朱知道,自己可能又送給老七一個心腹!
想到這裏他就火大!
再加上,那天光幕出現之後再次消失,八大塞王還在等他的答複。
令人頭疼的問題,大臣可以虛與委蛇,他不能。
因為他是那個最終的決策者。
經過今天的朝會,終於把老七推到台前,
老朱現在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的把這份頭疼推給那個不想回來的禹王身上。
老子在家殫精竭慮,你在海外逍遙自在?!
那怎麼可能?!
整天讓這些不省心的家夥煩自己,還不如都推給老七,
反正事情都是因他而起,憑什麼老子要受這份罪?
前怕狼後怕虎的!?
退一萬步講,老七現在是公認的太子,今天也過了明路,他們幾個再搗蛋,
也不敢在自己活著的時候搗蛋,至於自己死後,還是老七要麵對的。
既然早晚都有這麼一場,那就看老七現在怎麼處理吧,
正好自己也可以旁觀一下,實在控製不住,自己再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