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任振飛的講述李小柱不禁暗自稱奇:“不錯啊,還有這故事呢,我非得爬爬看不可。”
到了舍利寶塔底下,隻見這寶塔通體幾近垂直,高九層,每層有八麵。外簷磚木結構。簷下皆有陶質仿木蓮花鬥拱承托。鬥拱下部攘嵌陶質“阿彌陀佛”四字。每個轉角挑簷處係有銅鍾,微風吹來叮咚作響,更為古塔添加神秘色彩。正門門楣上書“舍利寶塔”四字,顯得即美觀又古樸。
望著這高大雄偉的寶塔,任振飛不禁發出了感慨:“以前臨清“繁華壓兩京”“富庶甲齊郡”,不然哪能建的起這麼宏偉的寶塔,有六十一米高呢。可惜現在繁華已去,隻有這古塔孤零零的站在這裏訴說著臨清曾經的繁華,運河曾經的輝煌。”
進入塔內隻見寶塔內部寬敞,四麵牆壁有一些刻石畫像,記錄著建塔的一些經過、曆史。
兩人沿著幽暗的石梯前後拾階而上,石梯十分狹窄,昏暗而又狹長,竟然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
逐層而上,前五層皆為正方形塔室,塔室中雖各有變化卻不顯新鮮,而當兩人穿過那壓抑的石梯來到第六層後,卻見這第六層塔室卻為八角形,給人以豁然開朗的爽快感,在正東的券窗往外望去,臨清古城顯然已經舊貌換新顏,隻有那古塔南方的清真寺那伊斯蘭式的尖頂仍在述說著曆史的風華。在西麵的券窗往外看,京杭大運河那曾經萬帆競渡喧囂熱鬧河道寂靜的流淌在魯西北非肥沃的平原上,一眼望不到頭。河道兩岸栽滿了垂柳,微風吹過,那無數的柳枝發出輕輕的嘩啦聲,似是在和運河母親輕聲低語。在往南往北看是那連成一片地麥田,成熟小麥在豔麗的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金黃,從塔上看去亮亮的就好像金色的地毯,竟然讓人有想要揭起來卷走地衝動。
“真美啊,沒白來,真美,真美。”看到這美麗的景觀,李小柱終於不禁嘖嘖稱奇,拍手叫好。
兩人在第六層觀賞夠美景,又往上觀賞了上麵的三層,雖然有第七層暗合“七級浮屠”“四麵生佛”,第八九層複原的塔心通天柱,但帶來的視覺、心靈觀感卻遠遠不如第六層來的高,看天色不早兩人便下塔準備回去了。
“咦,不對啊。”走到第一層的時候任振飛赫然發現塔室中心竟然出現了通天柱,此柱有兩人合抱左右粗細,上刷大紅漆,上有奇怪的金色花紋。
任振飛愣神這一會李小柱卻是已經走出了塔到了外麵,任振飛喚也喚不會來,隻好自己走過去看看,仔細觀察了一會任振飛竟然發現柱子上刻有暗文,“滿眼繁華皆夢幻,轉眼萬事皆蹉跎。狂風已卷花柳去,枯木必有逢春時。”
“這是什麼意思啊?”任振飛看著這似是而非的句子真是奇怪極了,於是好奇的把手放在上麵摸摸,這一摸不要緊,隻聽轟的一聲這通天柱竟然猛地向地下墜去了,連帶著附近的地麵。任振飛跑也不及,跟著也掉了下去,驚惶失措間忽然想到傳說中塔下那無底的深井,暗自心想吾命休矣!
隻見任振飛飛快的往下墜落,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但是就是望不到底,沒過一會承受不了這一切的任振飛在驚惶失措和快速下墜帶來的眩暈感中慢慢失去了知覺昏了過去……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