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一打聽,方朝陽和村裏的一幫壯小夥去三公裏外的大清河取水去了。李守信還沒回來,出師不利。

他正在遲疑是回去還是繼續等人,就聽見有人跟他打招呼,“喲,小江。”

江寧一看又是陳大山,他笑了:“陳伯,咱們一天見三回,有緣分呐。”

陳大山也笑:“都一個村裏住著,一天見八回也正常。”

江山一看到陳大山,當即就改了主意,陳大山當過生產隊長,為人又正直,在村裏肯定很有威信,他要號召大家幹點什麽,比他們知青強太多了。

於是,他稍一斟酌,便說道:“陳老伯,我知道大家一直在為澆地的事著急上火,說實話,我也一直在想辦法。”

陳大山平淡地嗯了一聲。

江寧接著說道:“陳老伯,我這人從小就喜歡看書,什麽雜書都看,我記得我有次在圖書館裏看到過一本關於如何去掉水裏的鹼的文章,現在隱約還有點印象。”

陳老伯聽到這裏,眼中亮光一閃,盯著江寧問道:“小江,你說的是真的?你真的看過這本書?”

江寧知道哪怕他自己不確定,也要裝出一副篤定的樣子,要不然就沒法取信於別人。

他用肯定的語氣說道:“陳老伯,你知道我的性格,膽小謹慎,樹葉掉了我都怕砸著,這種大事我哪敢胡說?”

陳大山沒說話,默默地打量著江寧,見他神色平靜淡然,再一想他的性格,確實,這孩子比起其他男知青,謹慎膽小得有點過頭了。人家是爭著表現,他倒好,能躲則躲,能退則退。他這性子的人,肯主動站出來攬事,說明是真有把握。

陳大山思索完畢,飛快地問道:“那你趕緊說說,那方法是啥?”

江寧把辦法說了。

陳大山聽完,說道:“就這?也不是太複雜啊。”

江寧苦笑,也有複雜的,不是沒那條件嗎?

他想了想說道:“當然,還有更高級更有效的方法,那得花錢。不花錢又適合咱們農村的,我知道的隻有這個方法。”

陳大山一聽要花錢,趕緊擺手:“咱大隊窮得□□裏掛鈴,那是叮當響,哪裏有錢搞這個?”

末了,他下定決心道:“行,就按你說的辦法試試。”

江寧趕緊補充道:“陳老伯,我對於咱們本地的花草不太熟悉,忘記了那些青草除鹼效果最好。”

陳大山大手一揮:“這還不簡單,把山上的草每樣都薅來,都扔到糞池裏不就行了?”

江寧笑道:“這辦法是挺有效。”

陳大山行動迅速,他拉著江寧去動員鄉親們。

大家對這個做法是將信將疑,有人還質疑江寧。

陳大山兩眼一瞪:“行不行的,咱就試試怎麽了?死馬當活馬醫。這樣光靠挑水,澆到哪年哪月去?你們等的了,莊稼可等不了。”